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我国对城市文化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也是人民对于城市更好发展的美好愿景。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平稳并且放缓,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一涌而出,城市文化的缺失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城市文化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文化空间的衰败是产生城市文化问题的主要原因。2015年,住建部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双修”的概念,它作为解决城市病的一种新兴理念,是城市在存量发展时期提升城市品质,缓解城市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引用其内涵运用到对城市文化空间的修补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城市双修的大背景下,选取蒙城县的城市文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居民的角度、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发现并找出蒙城县城市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继而为蒙城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建设而献计献策。首先,通过相关理论的研究,引证出适合本文的关于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及定义,并且依据文化空间独特的生态性以及随时间的演变起源和方式对蒙城县城市文化空间的类型进行了再划分,划分出自然类文化空间、历史性文化空间以及现代性文化空间。同时,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实证案例进行总结,借鉴国内外城市在文化空间方面较为成功的经验,为蒙城县的城市文化空间修补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其次,通过对蒙城县的充分了解及调研,对蒙城县目前的城市文化进行归纳,概括出蒙城县城市当前存在的四种城市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产业文化,并且对其特征进行总结。紧接着对蒙城县城市内文化空间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继而运用相关科学的方法对城市中三类文化空间现状进行评价,寻找出当前城市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为下步的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策略提出提供依据。最后,在对蒙城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行策略的提出时,以问题为导向,遵循着“文脉延续性、科学全面性以及循序渐进性”的原则,运用“小尺度、渐进式”的模式,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提炼城市的特色文化元素,构建出城市文化空间的整体结构,继而分别针对蒙城的三种城市文化空间进行研究与设计,对城市自然类文化空间结合文化生态学以及城市设计进行提质,对城市的历史性文化空间通过历史资源点、历史街巷以及历史街区的研究进行保护,对城市的现代性文化空间通过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设施的服务品质进行完善,并且针对与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与修补息息相关的城市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制度提出了相对应的见解,为蒙城县解决其城市文化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参考的策略与方法。一个城市文化空间的塑造成功与否,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是否提高,也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运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对蒙城县的城市文化空间进行修补,对于复兴蒙城县城市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图[45]表[9]参[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