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于豆粕发酵初探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o1987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粕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和较为均衡的氨基酸组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植物源性蛋白饲料之一,但是豆粕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影响了动物的吸收,降低了饲料利用率,严重时还会导致动物腹泻。目前对豆粕中大分子蛋白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发酵法,其中发酵法是最有前景的处理方法。发酵豆粕的关键,一是所用的菌种,二是发酵过程。本研究以本实验室保存的乳酸菌作为出发菌株,从中筛选出高产蛋白酶、生理生化性能优良、有良好的耐胆盐、耐胃肠道不良环境且具有广谱抑菌性等综合性能优良的乳酸菌,并将其应用到豆粕中进行发酵,考察发酵30 d过程中其对豆粕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豆粕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及大分子蛋白降解情况的影响,以期为筛选能够应用于豆粕发酵的乳酸菌提供菌种资源,并为探索豆粕发酵体系参考。1、本研究取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中保存的分离自饲料草、青贮饲料、仔猪粪便等的500余株乳酸菌,接种到固体MRS培养基中培养48 h活化两代后,分别采用打孔法和福林法进行产蛋白酶菌株的初筛和复筛,发现蛋白分解圈直径最大、酶活力最高的6株菌分别是ZZUPF95、P15、P24、ZZUPF94、LAO53和LAO49;在0.2%的胆盐浓度、模拟的人工胃液(p H 3.0)与肠液中(p H 7.5)处理3 h后,上述6株菌的活菌数仍能保持在10~7cfu/m L;经过温度及p H生长范围试验,发现以上菌都能够在4~50℃及p H值3.0~10.0条件下生长,且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有抑制作用;经过16S r RNA和rec 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ZZUPF95被鉴定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P15、P24和ZZUPF94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LAO49被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O53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通过上述筛选,最终确定产蛋白酶活性高、生理生化性能优良、抑菌能力强、耐胆盐、在胃肠道中活性高等综合性能最优的菌株ZZUPF95和P15,作为下一步发酵豆粕的菌剂。2、将ZZUPF95和P15菌株培养至对数期后,按2%的接种量添加到市售豆粕中进行豆粕发酵试验。本试验共设了5个组:空白组(豆粕无添加菌株)、ZZUPF95组(豆粕+ZZUPF95)、P15组(豆粕+P15)、混菌组(豆粕+P15+ZZUPF95)和酸性蛋白酶组(豆粕+蛋白酶),分别在室温下厌氧发酵0、12、24、36、48、60和72 h及7、12、18和30 d后,对相应的发酵豆粕开封进行微生物含量、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蛋白质分子降解情况分析。其中,微生物含量采用平板培养法、有机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豆粕粗蛋白成分通过凯氏定氮法、粗脂肪用索氏抽提法、粗纤维用纤维测定仪、蛋白降解情况利用SDS-PAGE进行分析。由结果可知,所有组发酵豆粕在发酵60 h时达到最佳,乳酸菌成为发酵体系的优势菌株,乳酸含量达到最高值,大分子蛋白由80 Kda降解到20~30 Kda,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而粗纤维含量下降;ZZUPF95组发酵48 h后乳酸菌菌数达到5.31×10~9,蛋白质分子量由80 Kda左右降到20~30 Kda之间;P15组的粗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5.48%,达到显著水平,粗纤维相比下降了35.92%,而粗脂肪增加了16.2%;混菌组在发酵72 h时将p H值降低到4.5,并在整个发酵周期都保持在该水平;在发酵30 d时,ZZUPF95、P15和混菌组的乳酸含量分别为1.988、1.724和2.125 mg/m L,而空白组、蛋白酶组则分别为0.727和0.838 mg/m L,乳酸菌组的豆粕在发酵30 d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由上可知,尽管在60h时豆粕的发酵品质达到了最佳,但是在30 d时,乳酸菌处理组依然保持着较高的乳酸水平,因此,本研究也为延长发酵豆粕的保存时间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太赫兹吸波器是众多类太赫兹器件中的一项重要分支。随着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微纳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高的需求,如何设计和制备出性能良好且均衡的太赫
铀是核电产业的关键基础资源,海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铀资源,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核电需求,迫切需要从海水中提取铀资源。在现有的众多海水提铀材料中,由于偕胺肟官能团对铀酰
自从模糊集理论被提出以来,处理建模和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被引入了很大的自由度。在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T-S模糊动态模型由一类描述表示局部线性输入-输出的模糊IF-THEN规
连续变量纠缠态光场是量子信息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为了提高量子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研究者们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的纠缠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上通常使用非简并
本文采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以及慢电子速度影像技术,结合理论计算研究邻氯氟苯分子激发态和离子态光谱及电离动力学。基于单色共振双光子电离技术,获得邻氯氟苯分子S1态(1+1)REMPI谱;基于双色共振双光子电离技术,由慢电子速度成像得到邻氯氟苯分子D0态SEVI谱,进而获得邻氯氟苯分子S1←S0跃迁绝热激发能37059±4cm-1和绝热电离能70979±8cm-1。通过实验以及高精度的理论计算,对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形式中,砌体结构仍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砌体结构的损伤通常以表面裂缝和内部孔洞的形式呈现,这些损伤的扩展和演变会严重威胁结构的安全。研究
本文基于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桃合木苏木、满族屯满族乡三个牧区苏木蒙古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材料,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科尔沁右翼前旗的蒙古语言使用现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为蒙古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做出一点贡献。论文由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研究概况等。论文
郁闭度是指林分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是反映林分中林冠郁闭的程度以及树木利用空间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中重要的一个调查因子。在森林经营
混凝土材料在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的原生裂纹,由于裂纹的扩展导致结构构件未达到承载力时就发生破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风险价值度(Value at Risk,简称VaR)是目前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管理体系中被应用于测量市场风险的主要工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VaR是在给定置信水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