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教育学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问题,需要对“教育问题”进行界定。教育问题之所以是教育问题,必有其根据。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就是对此根据的合理性的哲学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教育问题前提批判的依据。教育问题的本质是教育矛盾。教育问题是教育矛盾的主观反映,教育矛盾是教育问题的存在方式。教育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就是不断解决社会与人发展的矛盾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矛盾发展为社会、教育、人三者之间的矛盾,三者的矛盾就构成了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一矛盾逐渐派生出一系列具体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教育的矛盾体系,确定了教育学的问题体系和学科体系。教育问题具有整体性,普遍联系着的教育矛盾,使教育成为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也受社会其他领域中的矛盾的制约。教育问题具有发展性,其动力是教育矛盾的运动发展。教育问题的发展通过渐变过程和质变过程实现。教育矛盾经由教育主体的教育观(理论)为教育主体所意识,成为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教育观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活动的根本立场和观点。教育研究的主体、教育研究的方法等因素,在不同层面影响了教育观体系的构建和教育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问题。科学的教育观发现并解决教育问题,谬误的教育观制造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目标是构建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科学的教育观体系。教育问题前提的理论批判指向教育问题的现实批判。我国当下教育理论研究存在三个问题:教育问题的“去教育化”,中国教育问题的“去中国化”和教育问题研究的“去研究化”。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立场,确立中国教育研究的教育意识、中国意识和研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