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南及邻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底部发育富有机质泥页岩,是我国上扬子地区重要的烃源岩。本文以川南及邻区筇竹寺组底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方法,对川南及邻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研究。依据岩石类型、有机碳含量和沉积构造特征等,将川南及邻区筇竹寺组页岩沉积相划分为滨岸相、浅水陆棚相和深水陆棚相。滨岸相主要发育云质粉砂岩、砂屑云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见平行层理;浅水陆棚主要发育含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深水陆棚主要发育硅质页岩、硅质泥岩等,以块状构造和水平层理为主。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甘洛地区、雷波地区和遵义地区筇竹寺组页岩脆性矿物含量普遍较高,多介于50%~70%之间,黏土含量25%~35%,碳酸盐矿物含量多低于10%。利用压汞、氮气吸附和干酪根镜检等分析测试方法对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筇竹寺组页岩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特性,孔隙度范围主要集中在0.2%~2%之间,渗透率范围主要集中在0.004~0.012×10μm2区间。孔隙类型包括有机质孔隙、粒间孔隙、粒内孔隙、溶蚀孔和微裂缝,其中以有机质孔隙最为发育,大多呈蜂窝状,孔径范围在3nm~300nm之间。有机碳含量范围在0.33%~8.66%。干酪根以Ⅰ型干酪根为主,Ro介于2.04%~4.96%。分析了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制定了储层评价标准,并优选了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有利区。本文认为构造、有机质特征、脆性矿物、岩相和沉积相为影响页岩气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根据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埋深、有机碳含量、成熟度、含气性特征制定了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评价的标准,同时充分考虑构造发育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类和Ⅱ类有利区。Ⅰ类有利区位于研究区东部,埋深介于1000-3000米之间,有机质含量大于3%,页岩厚度(TOC>3%)大于40米,成熟度大多>2.5%。Ⅱ类有利区多位于研究区西部,在研究区东部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埋深多介于1000-3000米之间,有机质含量大于2%,页岩厚度(TOC>2%)大于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