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在鲫鱼体内的识别鉴定与富集释放规律研究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短侧耳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是由高等真菌产生的三环二萜烯类化合物。而通过截短侧耳素类前体合成的抗生素主要包括沃尼妙林(Valnemulin,VLM)及泰妙菌素(Tiamulin,TML)等,以上抗生素的结构上有五元环、八元环上的羰基、C-14位上的酰基及C-11位上的羟基等基团。沃尼妙林主要是通过在家禽、水产品等体内与病原微生物核糖体的50S亚基相结合,从而与病原体23SrRNA的V区位作用,阻止病原体的肽基转移酶在CCA-末端的正确定位,进而抑制蛋白质的生成,达到使病原体死亡的目的。泰妙菌素主要对支原体、猪密螺旋型痢疾、脲原体感染、猪放线菌性胸膜肺炎、肠道螺旋体病、猪肺炎霉形体等具有良好效果。沃尼妙林的毒性低,无致癌、致畸、致突变及繁殖毒性,且无免疫系统损害。因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能够有效作用于肠道螺旋体、支原体及革兰氏阳性菌,所以目前被广泛用于鱼类等水产品及猪、牛等陆地家禽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本文的受试动物为鲫鱼(Carassius auratus)。在实验条件下建立了适用于鱼体内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残留的检测方法,并进一步探究了这两种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在鲫鱼体内富集与释放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提取试剂的比较,净化条件的优化,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适用于鱼体内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残留的检测方法。鲫鱼各组织样品用2%甲酸-乙腈超声提取后,经Oasis MCX SPE小柱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分别采用外标法定量,内标法定量。以含有0.05%甲酸的乙酸铵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结果表明,这两种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在51000 ng/mL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μg/kg和0.1μg/kg。在0.1、1.0、5.0、10.0、50.0μg/kg五种添加水平条件下,成年鲫鱼肌肉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72%113.78%,相对标准偏差为1.02%3.68%;肝脏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23%115.43%,相对标准偏差为2.60%7.06%;肠中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0.35%111.41%,相对标准偏差为1.68%7.24%;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26%9.10%,均小于10.0%,符合实验的要求。本方法操作简单,耗时少,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实样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鲫鱼体内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实际测定。2.应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取出鲫鱼各组织,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及飞行时间质谱(UPLC/Q TOF MS)分析,结合各代谢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相关文献,确定泰妙菌素在鲫鱼体内产生五种代谢物,分别是M1(510.2908,C28H48NO5S+)、M2(510.2908,C28H48NO5S+)、M3(466.2750,C26H44NO4S+)、M4(482.2663,C26H44NO5S+)和M5(482.2663,C26H44NO5S+)。M1和M2是同分异构体;M4和M5也是同分异构体,但同时也是M3的代谢物,是泰妙菌素的二级代谢产物。沃尼妙林在鲫鱼体内产生三种代谢物V1(581.3182,C31H52N2O6S)、V2(581.3182,C31H52N2O6S)和V3(597.0903,C31H52N2O7S),V1和V2是同分异构体;因文献以及实验仪器的局限性,具体结构还未确定。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靶器官均为肝脏,经胆囊排出体外。代谢物在其他各组织中也都存在。沃尼妙林的三种代谢物更多的出现在胆囊和皮肤中。除此之外,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在不同物种之间产生的代谢物也不同。3.应用药浴方法,探究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以及两者的代谢物在鲫鱼苗体内的富集和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泰妙菌素主要的代谢产为M1(8α-OH-TML)、M3(N-deethly-TML)和M4(8α-OH-N-deethly-TML),沃尼妙林主要的代谢产物为V1(8α-OH-VLM或2β-OH-VLM)和V2(2β-OH-VLM或8α-OH-VLM),主要代谢途径是母核羟基化。由此断定,泰妙菌素在鲫鱼体内的潜在标志残留物是8α-OH-TML、N-deethly-TML和8α-OH-N-deethly-TML;沃尼妙林在鲫鱼体内的潜在标志残留物是8α-OH-VLM和2β-OH-VLM。在富集阶段,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的含量都是呈现锯齿状升高,在饱和阶段呈现波动性平稳,在最后的释放阶段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个过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在鲫鱼苗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1.23,3.01,泰妙菌素的生物富集系数大于沃尼妙林的生物富集系数,泰妙菌素的富集速率更快一些,但是两种物质在2天之内都能达到饱和。沃尼妙林和泰妙菌素在鲫鱼体内的半衰期分别为4.28天,3.74天,泰妙菌素的消除速率要快于沃尼妙林。且两种药物净化的第二周,都没有消除完全;腹腔注射两种药物,其在各组织中的药物基本都能在一天之内消除完全。结果表明,不同种给药途径,两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不一样,腹腔注射的给药途径要比药浴第七天停药后代谢快得多。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STEAM教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培养人才的主流方式,国内外对STEAM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以往对STEAM教育的研究倾向于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另一角度出发,以新时代素质教育倡导下核心素养中的人文教育为切入点,希望为我国STEAM教育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注入更多的可能性。其次,中学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
半固态触变成形在半固态温度范围内进行压力加工成形,它结合了铸造和锻造成形方法的优点,实现了近净成形,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材料加工方法。常见的半固态加工方法都需经过非枝晶锭坯的制备步骤,如何缩短工艺流程,节省经济成本成为当前的任务。本课题在此背景下,开展了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制备及触变成形的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热镦粗变形对A356铝合金组织影响规律,A356铝合金半
威海作为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历经多年建设,形成了“一线(千公里海岸线)、六区(中心城市、海滨生态、渔家风情、温泉疗养、传统文化、休闲度假)”的旅游格局。滨海生态区发展中
在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具有可独立发电且布局灵活特点的碟式太阳能发电技术,非常适合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利用。但由
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33°05’N,119°58’E)进行。以近年来在生产上表现出较好产量特性、较大增产潜力的大穗型籼粳杂
微纳尺度传热因为其独特的换热特性而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微纳尺度辐射的理论发展和计算成为了热点问题。多体辐射换热理论提出以来,多体耦合近场辐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通过使用离散偶极子近似结合多体辐射换热理论,对颗粒系的近场辐射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内容为两个二维面分布颗粒系间的辐射换热与双镜面受限空间内准三维排布的颗粒系间的辐射传递因子。对两个二维二维面分布颗粒系,采取一个偶极子代表一个颗粒,前提为颗
二维码信息传递是近几年来新型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具有强大的存储信息空间,搭载信息的能力强大,纠错能力出色,解码效率和精度高。本文为青岛某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设计了基于DataMatrix二维码的压缩机注油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上位机、PLC、触摸屏、康耐视DataMan读码器等,PLC控制注油过程并将实际的注油量通过RS-485通信上传到上位机,康耐视读码器读取压缩机标签上载有产品信息的二维码并通过以太
TiO_2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太阳能电池、紫外探测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典型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引起广泛关注。在传统的TiO_2纳米晶光阳极中,因纳米颗粒晶界电阻较大,到导电基板的电子路径较长,从而使界面处的电子复合损失较大。另外纳米光阳极对光的散射能力较弱,使其对光的捕获效率较差。由于金属Ag的良好导电性及纳
本文以南五环综合管廊上跨地下既有干渠的实际工程为依托,同时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计算了基坑围护结构是否满足基坑的稳定性要求,从而降低发生事故的潜在风险,为施工提供依据;研究和掌握不同基坑开挖方式对既有干渠变形的影响,评估南水北调干渠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本文通过数值软件计算不同开挖土体长宽比下基坑底部的回弹量,结果表明:长宽比越大对基坑越有利,当长宽比达到一定比
2019年5月到7月底,利用陷阱法对武安西部太行山区不同类型景观样地(玉米地、芍药地、绿海花廊、核桃林、自然林)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蜘蛛随时间的发生规律,以及空间分布状态,并对蜘蛛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对蜘蛛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意见,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陷阱法对不同农业景观样地中的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集到蜘蛛标本58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