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伦理思想发展历程中,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的伦理思想是一个高峰,其所达的理论深度、广度以及影响力在我国伦理思想史上无与伦比,而其中的治国伦理思想是其伦理思想的一朵奇葩,它深深地植入当时及后世治国者的头脑中,成为治国者取之不竭的治国思想资源。特别是先秦儒、道、法三家的治国伦理思想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后世形成以儒为主、道法为辅的国家治理模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成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而先秦儒、道、法的治国伦理思想为当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治国伦理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伦理,它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三个方面。先秦时期儒、道、法治国伦理思想中的政治伦理价值理念主要包含治国伦理价值导向和理想国家的伦理设计。在治国价值导向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思想有着重大启示,而其理想国家的伦理设计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政治制度伦理是政治伦理价值理念实现的具体伦理措施。在政治制度伦理方面,先秦儒、道、法治国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德治、法治、无为之治以及民的富与教上。它对我们实施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启示。政治伦理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伦理的实现都依靠政治主体的运作。在政治主体伦理方面,先秦儒、道、法三家对治国主体的统治者与民众提出了不同的伦理要求,它启示我们要加强官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来实现国家的有效治理。总之,我们应该吸取先秦儒、道、法治国伦理思想中的有益部分,为治理现代国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