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该病发病急症状重,发病原因多以动脉瘤破裂为主,确诊后应及早行脑血管检查,一旦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需尽快采取治疗。本文通过临床回顾分析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8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对其进行5年后长期临床预后随访,总结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因素,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以真实反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的诊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该病发病急症状重,发病原因多以动脉瘤破裂为主,确诊后应及早行脑血管检查,一旦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需尽快采取治疗。本文通过临床回顾分析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8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对其进行5年后长期临床预后随访,总结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因素,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以真实反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的诊疗水平及治疗现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指导参考。[方法]按照标准收集并筛选甘美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患者85例。对其按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记录所有患者的血压数值,吸烟情况,动脉瘤位置,同时通过神经外科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当时入院的病情严重程度,按不同组别对患者术后长达5年的生活状况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与ADL量表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下患者的临床预后,经过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预后因素。检验标准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分析影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1、85例我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患者中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的34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51例,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平均年龄52.5±9.5岁,血管内介入栓塞平均年龄53.4±13.3岁;平均收缩压146.8±25.0mmHg,平均舒张压87.5±13.9 mmHg;有吸烟史的患者25例;入院WFNS分级中Ⅰ级42例,Ⅱ级23例,Ⅲ级4例,Ⅳ级13例,V级3例;前交通动脉瘤合计2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8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动脉瘤33例;改良Fi sher评分平均1.7±1.3分。2、在术后长期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其中死亡的9例,含开颅夹闭手术5例,血管内介入栓塞4例。随访时以mRS评分下患者预后良好中开颅夹闭治疗27例,占比79.4%,血管内介入栓塞45例,占比88.2%,而以ADL评分下患者预后良好中开颅夹闭治疗24例,占比70.6%,血管内介入栓塞43例,占比84.3%。3、通过对患者长期临床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1)无论选择开颅夹闭治疗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在患者年龄、性别、血压和改良Fisher分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开颅夹闭治疗组中高WFNS分级的患者明显多于血管内介入治疗组(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下的患者长期临床预后及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2)入院时高WFNS分级(Ⅳ/Ⅴ级)与mRS评分显著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入院时高WFNS分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mRS 3-6分)。入院时高WFNS分级(Ⅳ/Ⅴ级)与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预后良好组(>40分)入院时高WFNS分级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40分)。4、通过对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入院时WFNS分级进入方程(P<0.05),显示对术后患者长期临床预后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影响,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两种手术方式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术后长期临床预后上没有统计学差异;2、入院时高WFNS分级(Ⅳ/Ⅴ级)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上更适合开颅夹闭手术;3、高龄与高WFNS分级(Ⅳ/Ⅴ级)是患者手术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是一种由N-乙酰胞壁酸与L-丙氨酸-D-异谷酰胺的短氨基酸链连接而成的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短肽。人们对MDP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修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期有效地提高其佐剂活性,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本实验探讨MDP用作佐剂在新冠亚单位重组蛋白疫苗的效应,以期在体内提高新冠疫苗的免疫反应。[方法]所用动物品系为Bal B/C小鼠,雌性,6至8周
[目 的]通过TGF-β1诱导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同时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建立基于膀胱癌干细胞的转录组学、定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多组学分析以寻找膀胱癌干细胞代谢重编程过程中涉及的具体通路以及相关基因,为膀胱癌干细胞代谢重编程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 法]通过TGF-β1诱导膀胱癌细胞使其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同时通过形态观察、RT-qPCR和流式细胞术验证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的
[目的]探究对颅底骨质有破坏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通过核磁共振评价放疗疗效,对其进行个体化同步加量放疗,与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相比,在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毒副反应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有颅底骨质破坏,无远处转移的首诊鼻咽癌患者37例,在放疗第15次时评价放疗疗效,根据REC
[目的]本课题以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16HBE和RD细胞上是否能够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构建的CV-A10感染的ICR乳鼠模型,进一步探讨CV-A10引起的自噬在体外和体内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层面,分别采用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法、透射电镜方法检测CV-A10感染16HBE和RD细胞后,自噬标记物LC3
[目的]比较跨境婚姻家庭与当地中国籍婚姻家庭、不同外籍跨境婚姻家庭间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和完善云南省跨境婚姻家庭预防母婴传播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进一步促进云南省和我国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目标。[方法]本研究以Peters David卫生服务可及性概念框架和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基础搭建本研究的评价框架。采用多阶段抽样
[目 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系统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协助评估手术疗效。[方 法]前瞻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9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3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同一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天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具体观测指标包括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和返流时间,为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是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因其感染人数庞大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HC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piRNA(Piwi-interactiing 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4~32nt的小非编码RNA,通过与PIWI蛋白相互作用调控靶基因的表达。然而,在HCV感染过程中piRNA的表达谱特征仍然未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HCV感染的人肝癌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累及多个外周关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及其相关基因Fn14、LIGHT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
[研究背景及目的]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自始至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都属于一种死亡率、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因为患者本身稳定性较差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破裂的现象,从而对内源性凝血途径和血小板发挥了显著的激活作用,通常能够导致血栓阻断或降低冠脉动脉血流,最终出现诸多临床症状。通过研究能够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稳定[2]及其具体的结构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
[目的]本课题拟探索硅酮敷贴联合减少张力的治疗方式,同时探究硅酮敷贴对于皮肤牵拉力的精准量化评估,为临床医师应用硅酮制品预防瘢痕疙瘩提供实验研究依据。[方法]选取硅酮敷贴(Molnlycke Healthy Care,Inc.生产,批准文号:国械注进20172640642,规格:10*18cm)在室温环境下,使用高精度拉力测试仪(中国东莞智取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型号990L)测出不同规格的敷贴拉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