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保护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民事法律关系带来许多新问题,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网络游戏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许多矛盾出现,尤其是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大量纠纷。在美国、韩国、台湾及香港等网络游戏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纷纷以立法的形式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而我国目前参与网络游戏的网民在数量上已经超出很多游戏发达国家,但相关立法却严重滞后,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研究网络虚拟财产,不仅在理论上对传统民法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补充有所裨益;而且在实践上,也对解决众多民事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网络社会的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特征、法律性质,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纠纷产生的原因,通过比较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总结出目前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建议在网络民事法律中确立意思自治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安全原则、效率原则为基本原则,修改、补充现有民事法律规范,明确过错原则和过错推定原则(为例外)为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侵权归责原则;对于一些复杂的虚拟财产问题,考虑单独立法,规定虚拟财产的性质、种类、权利及义务。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深化可持续发展阶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
期刊
期刊
期刊
“李某某案”之所以引起巨大的舆论效应,究其根源在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是否会对法律平等的适用造成威胁。基于这样的担忧,社会民众密切关注着“李某某案”的进展,关注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虚拟世界里的域名与现实世界传统的商标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常与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