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和“生态省”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公益林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公益林体系迫在眉睫。针对尖峰岭生态公益林现状,如何构建合理的生态公益林组成结构,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培育出健康、可持续的公益林生态系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生态公益林经营理论及森林健康评价等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生态公益林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经营对策,从而为尖峰岭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文从林分组成结构、林分质量及森林生态状况三个方面对研究区森林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2)从各类土地面积结构、各类蓄积组成结构、林种结构、优势树种(组)结构、龄组结构、郁闭度结构和起源结构等7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林分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该区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混交林居多,整体郁闭度高,中龄林面积占优势且大部分为天然林。(3)从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郁闭度和龄组结构三个方面对该区生态公益林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该区生态公益林具有较好的生长势,整体质量较高,尤其是人工乔木经济林和阔叶混交林分别具有更好人工林质量和天然林质量。同时存在龄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应适当调整龄组结构,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4)从森林结构、森林自然度和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对该区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状况进行了分析,该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群落结构完整性较好,大多数的公益林受人为干扰程度较小,自然度较高。(5)基于小班水平,从生态公益林结构性、可持续性及生产力状况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生态公益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从9个原始因子中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611%,主成分提取的结果符合研究要求。(6)研究区生态公益林不存在优质森林小班,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疾病小班的数量分别占总量的56.35%、14.97%、27.34%、1.34%,森林小班总体健康水平较高。健康小班分布较为集中连片,平均小班面积较大,林分类型以阔叶混交林为主,树种组成结构较为复杂、林分密度较大、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都比较大、林分自然度较高。(7)提出生态公益林经营对策。针对研究区生态公益林在可持续经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从提高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加强法制建设与管理机制角度以及创新技术管理角度着手提出了尖峰岭生态公益林经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