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虽然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却从事着非农劳动,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这就形成了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农民工尽管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户籍制度、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各方面原因,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歧视,不能与城市市民一样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不仅如此,还享受不到和城市工人一样的福利。在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下,农民工虽然走进了城市,但是却没能够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享受不到应有的合法权益,产生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关系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民工就业问题涉及面既广又深,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仍十分突出,完全解决还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研究,发掘我国农民工及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深层次原因并对农民工就业歧视概念进行界定,大体归纳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遭受的歧视性对待,并且重点分析了农民工遭受歧视的深层次原因。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一些政策措施: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逐步改革和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群众性组织;努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等。   因此,解决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集思广益,稳步推进,进而消除歧视问题,从而加快和谐社会构建的脚步。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几年在高考中阅读理解题的比例逐渐扩大,但本身阅读理解是考验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的高要求题型,所以学生们的得分普遍不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来提高阅读质量。这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  【关键词】 英语阅读 能力策略  一、略读和查读  首先要在文章细读进行之前,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扫视文章,找出文章大意。同时在进行略读时,要注意作者的目的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权力制约权利需要以社会制约权力作补充,行业协会有助于民主化进程的启动和巩固,对政治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行业协会对国家形成有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著作权侵权和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著作权犯罪的认定也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题。首先,网络著作权的主体认定上,以共犯模式追究网络服务提供商著作
正当行政程序是正当法律程序在行政程序中的体现。就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正当法律程序的条款。而在许多部门行政法中,正当程序理念已经有所体现
杰里米.边沁是功利主义法学的创始人,也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家,还被誉为英国近代法律改革的先驱和领袖,他对法律世界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