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倒置A2/O工艺虽然解决了脱氮除磷工艺中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率,但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仍待解决,如:厌氧区聚磷菌与反硝化菌对碳源的争夺,进水分配比例等,本课题就是基于这些问题而建立,并自行设计一个脱氮除磷工艺——并行A2/O工艺,对比研究其脱氮除磷效率,同时建立了适用于并行A2/O工艺的ASM2D模型,利用模型对工艺实现了稳态模拟,模拟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当进水COD、NH4+-N、TN和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80mg/L、34mg/L、45mg/L和4.2mg/L时,通过试验和模拟,得到以下结论:1、试验研究表明,各个工艺对COD的处理效果表现为多点进水A2/O工艺>并行A2/O工艺>约翰内斯堡工艺(JHB工艺)>A2/O工艺>倒置A2/O工艺,去除率分别为96.8%、95.1%、94.4%、93.5%和93.0%,出水COD浓度均维持在50mg/L以下。并行A2/O工艺中厌氧池和缺氧池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3.0%和18.2%,倒置A2/O工艺中厌氧池和缺氧池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4.7%和55.3%,多点进水A2/O工艺和A2/O工艺中大部分COD在厌氧池被去除,去除率高达74.4%和86.1%,JHB工艺COD主要在预缺氧池中去除,去除率高达88.0%。2、试验研究表明,各工艺中出水亚硝态氮浓度均低于0.5mg/L,出水硝态氮浓度在2.0~5.5mg/L之间。倒置A2/O工艺中,由于与反应器的结构有关,仅缺氧池发生反硝化反应;并行A2/O工艺、多点进水A2/O工艺和A2/O工艺在缺氧池和厌氧池反硝化率分别为49.1%与50.9%、42.2%与57.8%和39.8%与60.2%,JHB工艺中预缺氧池、厌氧池和缺氧池的反硝化率分别为55.6%、1.0%和43.4%。3、试验研究表明,各个工艺对TP的处理效果表现为并行A2/O工艺>A2/O工艺>多点进水A2/O工艺>倒置A2/O工艺>JHB工艺,去除率分别96.5%、94.0%、89.3%、86.5%和79.3%。并行A2/O工艺厌氧池释磷效果最显著,释磷量高达198.9mg/d,其次是A2/O工艺,最差的是JHB工艺;倒置A2/O工艺、并行A2/O工艺和JHB工艺缺氧池也有释磷现象,且以倒置A2/O工艺最优;好氧池聚磷效果以并行A2/O工艺最优,其次是倒置A2/O工艺和JHB工艺。4、本试验中,只有A2/O工艺和多点进水A2/O工艺的缺氧池发生了反硝化聚磷现象,缺氧区聚磷量占厌氧区总释磷量的比率分别为0.03%和20.2%,倒置A2/O工艺和并行A2/O工艺由于未经历厌氧—缺氧过程,因此未发生此现象。5、试验研究表明,各个工艺对NH4+-N的处理效果表现为倒置A2/O工艺>多点进水A2/O工艺>A2/O工艺>JHB工艺>并行A2/O工艺,去除率分别为99.2%、99.1%、98.4%、98.2%和97.3%,除并行A2/O工艺出水NH4+-N浓度较高,约为1mg/L,其他工艺出水NH4+-N均在0.8mg/L以下。各工艺好氧池硝化量相差不大,硝化效果表现为倒置A2/O工艺>多点进水A2/O工艺>并行A2/O工艺>A2/O工艺>JHB工艺,硝化率分别为64.6%、58.9%、51.5%、47.9%和37.4%,可见倒置A2/O工艺的硝化效果最好。6、试验研究表明,各个工艺对TN的处理效果表现为多点进水A2/O工艺>JHB工艺>倒置A2/O工艺>A2/O工艺>并行A2/O工艺,去除率分别为90.2%、87.6%、86.8%、85.0%和83.8%, TN出水浓度保持在5mg/L左右。7、对并行A2/O工艺进行模拟优化可知,在污泥回流比R=1,内回流比RI=2.5,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分配比例ě:ě=2:1,厌氧池V1、缺氧池V2和好氧池V3体积比为1:2:4,污泥龄SRT=20d时,工艺能取得最佳的运行效果,此时COD、NH4+-N、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4.5%、98.0%、87.7%和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