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山市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1.96公顷,首期工程静态总投资2049.21万元,日处理污水2万m3。主要构筑物包括粗格栅井、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旋流沉砂池、CASS池、鼓风机房、贮泥池和污泥堆棚等。生化系统采用CASS工艺,剩余污泥浓缩脱水后进行卫生填埋。2005年5月污水处理厂完成单机调试和验收后,于5月31日开始活性污泥驯化,并以pH、BOD5、CODCr、SS、T-N、NH4+-N和TP等物理化学指标和微生物定性定量指标为考察对象,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工艺运行测试、系统性能研究和微生物特性研究。试运行阶段,进水CODCr、BOD5、NH4+-N和TP浓度分别为146.7~841.3 mg/L、91.3~312.0 mg/L、5.39~50.67 mg/L和2.06~4.59 mg/L,对应地,出水浓度分别为38.0~269.2 mg/L、3.3~38.9 mg/L、1.67~12.94 mg/L和0.17~1.57 mg/L。正常运行并优化工艺后,选择了15项水质指标分析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各指标均达标排放。在此期间,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开展了CASS反应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形态和类型研究,从微生物的角度讨论了CASS工艺的效果性能。结果表明,污泥培养成熟后,CASS反应池中的菌胶团结构稳定,微生物数量与类型处于较理想的平衡状态,原生动物优势种主要有钟虫、累枝虫、盾纤虫、变形虫和衣壳虫等;后生动物的优势种主要有轮虫和水丝蚓等。正常运行阶段每克污泥中,细菌、酵母菌和霉菌总数分别高达(4.2×1010±1.8×1010,44.2)CFU、(2.5×107±1.8×107,73.1)CFU和(3.6×106±2.6×106,72.4)C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