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在我国学校教育历史上是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不同于国家课程的另一种课程形式,它顺应时代潮流,与国家课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自2001年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校本课程开发走过十多年的艰辛、迷茫,已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进步,为我国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其自身专业水平无疑成为造就高质量教育水平一重重要保障。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2011年施行的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针对十年课改的种种不足,对各学科课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笔者在阐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来论证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尽微薄之力。开篇引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等,力求将本研究根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增强其科学性。接着是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着眼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二者的关系层面进行论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而校本课程开发又为教师提供了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平台。第四部分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引发教师专业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种问题的因素,最终找出症结所在。最后一部份旨在探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应渗透教师教育全程,提供充足的资源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为教师建立民主开放的工作环境,加强与校外资源合作等,最终为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