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的有效供给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何集约化利用有限的城镇土地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界定,并对新疆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新疆19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区域,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2001—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计算各主要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得分,用秩相关系数对所计算出的各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进行时间特征分析;借助ArcGIS软件,分析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从城市非农业人口、投入、产出与用地增长弹性三个方面分析城市土地总体集约利用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文章通过以上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2001—2006年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将新疆主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5类。从总体上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城市为二、三产业相对发达、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而一些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得分相对较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新疆各城市综合实力基本吻合,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3)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在地域分布上空间特征十分显著,呈现出一个梯度:从东向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呈下降趋势。其中克拉玛依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最高,和田市土地集约利用度最低。(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变化趋向在东北—中西方向上为最大,与之相反的方向为变化最平缓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