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是典型的无机污染物之一,由于在土壤中稳定性强、能够生物富集和对动植物的危害性大,所以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电子废弃物拆解是导致的土壤和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人为因素。所以,本论文对汕头市贵屿镇这个典型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区域进行了调查,通过野外的采样以及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运用ICP-OES分析测定,研究了该地区某一电子废弃物堆放点周围的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并用采集电子废弃物堆放点周围的土壤,在室内栽种了空心菜和生菜二种典型的蔬菜,探讨了在受电子废弃物堆放物污染的土壤上栽种的这二种蔬菜所受到的影响,为电子废弃物浸出物对植物的影响动植物的抗性的研究提供一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堆放点周围100米的土壤中,Cu、Zn、Pb、Cr、Cd、Hg的含量是汕头市土壤本底值的2到200倍,均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Cd、Cu、Pb、Zn含量呈现出在短距离5米内能观察到快速降低,之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随着离电子废弃物距堆的距离缓慢减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铜、镉、锌、铅呈现出离垃圾拆解物堆积点越近其含量越高的分布趋势。含量较低的汞、铬的分布趋势则不明显。附近的三叉河流与电子废弃物拆解物堆积点旁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正相关趋势,同时流动不大的河段重金属含量较大,但分布趋势不明显。(2)研究表明,在用受电子废弃物污染土壤上栽种的空心菜和生菜上,重金属的含量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为根>茎>叶。生长高度上生菜受重金属污染的胁迫比较明显,表现为受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几乎不能生长发育,空心菜则相差较小,高度的相差在10﹪内。(3)研究表明,对于叶绿素含量而言,受污染最严重的土壤上生长的空心菜叶绿素含量是对照汕头土壤上空心菜的44﹪,生菜是22.1﹪。其他土壤上生长的空心菜的叶绿素含量能在74﹪~88.7﹪之间,生菜则是23﹪~74.1﹪之间。与空心菜相比,生菜受到污染胁迫后,光合作用的能力降低较多。(4)研究表明,受电子废弃物的污染越轻,栽种蔬菜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就越小。空心菜在生长旺期受污染胁迫的影响较小,说明空心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适应外界的污染环境。而生菜则一直受污染胁迫,自我调节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