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个特殊的民族聚落,称为屯堡(音pǔ)。屯堡由明代卫所屯田形成,经历六百余年的演化,形成了以江南文化为主导的特殊文化体系——“屯堡文化”。近年来,诸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安顺地区有一个特殊的民族聚落,称为屯堡(音pǔ)。屯堡由明代卫所屯田形成,经历六百余年的演化,形成了以江南文化为主导的特殊文化体系——“屯堡文化”。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屯堡文化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探讨,但甚少涉及院落的专门研究。随着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安顺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对屯堡院落的认识尚不充分且缺乏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其生存与发展已面临种种危机,如何全面的把握屯堡院落的主要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特征,保护这种独具特色的居住建筑形式和居住文化,并将其适当的运用到当前的建设活动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认识了解屯堡文化为契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针对屯堡院落展开论述。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课题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将涉及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历史背景与事件,同时总结民居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三章研究屯堡院落的起源与发展,将屯堡聚落的起源和院落的营造渊源联系起来,以时间为线索,叙述院落的文化起源和发展变迁,并分析了其当今发展面临的主要影响要素;第四章以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大量的测绘图和照片,以及查阅典籍与相关民居进行比较等方法,详尽的展示了屯堡单体院落、组合格局以及居住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特征;第五章则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之上,对屯堡院落的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原则和实现的途径,同时构建了适应新时代生活的新屯堡院落,以期为院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与新的思路。第六章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补充。
其他文献
全球化使得城市固有的物质形态与空间结构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产生了如“千城一面”、地域文化及传统生活的消亡等问题。使得城市已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熟悉的故土和精神寄托的家园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冲突造成了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建筑师开始思考如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住宅建设量大面广,目前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正在一定程度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建设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已迫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由此中国建筑历史进入了承上启下、中西交融的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一1949年)。新的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随
自然通风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保持建筑室内的热舒适度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中国夏热冬冷地区,鄂东北传统住宅有其独特的通风体系,通过冷巷、弯水、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持续发展,丘陵地区的许多城市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丘陵城市对生态可持续和自身特色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建筑工作者对建筑节能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切实可行的珍贵成果。但是,这些节能工作大多是围绕建筑本身考虑,对于规划层面的节能设计进行综合研究的不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的能耗在我国所有能耗中占比加大,中小学建筑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亦有很大的比重。现在,世界各国均深入的研
近年来,在国务院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和国家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等项目投入的宏观环境下,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逐渐被纳入到各级政府议事日程
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在具体环境条件下演化的过程。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城市生态思想的本质所在。人类的存在形式表现为一种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