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ti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革命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业也不例外。电子商务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世界各大银行纷纷触网,开辟网络金融业务。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的建立更是揭开了网络银行发展的大序幕。 网络银行它不是银行计算机系统的简单延伸,而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的有机结合体,是金融业务创新的必然结果。网络银行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整个银行业运行的模式和规则,还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然而在网络银行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随之带来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诸如网络安全问题的各类问题不断显现和激化,使得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成为影响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环节。众多网络银行以其自身发展的真实历程给了我们警示,网络银行的成与败无不与其风险管理息息相关,国际上的网络银行已经非常重视风险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我国,网络银行的创建和发展历史虽短,但也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合理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是保证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国家金融运行安全重大新课题。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即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选择对网络银行所面临风险的识别、防范及处理方式与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投入成本,保障网络银行整体安全性,从而使网络银行能以最小的成本、最高的安全性来确保其正常规范运营。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要求包括明确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能有效地防范安全风险,建立完备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拥有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技术,科学的网络银行技术与产品、服务的组合;有法可依,依法经营,有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严密的监管与控制技术,在网络银行内外部建立专门的监督控制机构;拥有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网络银行管理与技术人才。 当前我国网络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有效性,可以促进网络银行快速发展; 可以增强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其稳健经营;可以保障金融安全、实 现稳定金融;有利于应对WTO和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但我国网络银 行风险管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技术安全管理不完善,安全认证系 统不统一,影响风险管理有效性提高;网络银行法律制度欠缺,难以保证 网络银行规范运行;技术水平落后影响风险管理有效性水平;信用体系未建 立,风险管理有效性缺乏严格信用制度保证;管理规则少,管理体系不顺 畅,影响风险管理效率提高。 由于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网络银行的正 常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对加强网络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些想法,主要 包括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发展先进的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技术,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建立健全社会资信咨询 机构和信用制度,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风险;加强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 正、有序的网络金融环境;加强银行监管,确保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外部监 督的有效性;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网络银行经营与管理人才队伍。 以此提高网络银行风险管理有效性,确保网络银行安全运行,确保网络金 融稳定。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论证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对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方法论意义,拓展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空间。全文共分五部分: 一、引言:一个新
在具体行政契约制度中,行政主体的给付不能之类型不应完全仿民法之立法例,而应根据行政主体之特殊性,结合依法行政原则,将其给付不能区分为法律不能与事实不能两大类型。就法
资产计价是财务会计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在现代财务会计中,就资产计价而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截至目前为止,资产计价仍然是历史成本占
论文详细地研究了有机硅中间预聚体的合成工艺,成功筛选了催化体系、单体种类及单体比例,在此基础上合成不同比例的环氧有机硅树脂。通过试验得出缩聚反应适宜的反应温度、反应
<正> 本世纪以来,各地晚熟桃和冬桃种植逐年增多,效益较佳。如云南陆良8月上旬成熟的红心仙桃,开远8月中旬成熟的鹰嘴桃,昭通9月下旬成熟的九九桃王,大理10月初成熟的晚红蜜
目的:比较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与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环中的用药效果,旨在寻找一种较理想的绝经后取环的方法。方法:选取绝经期要求取环妇女18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0例,
柳宗元的古文名篇《捕蛇者说》是抨击当时黑暗现实最为强烈的一篇,其核心是"赋敛之毒甚于蛇毒"。赋敛之毒与蛇毒,两者谁甚于谁?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比较。其次,用悍吏来乡
一、实验假设的提出 80年代初期,辛勤耕耘在教学实践领域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们,正面临一次教学思想的大转变——把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当时正值“十
对某住宅小区的3幢既有建筑进行了建筑节能改造,将既有供暖系统改造成计量供暖系统。改造后供暖期室内平均温度为23℃,与未进行改造的建筑比较,室内平均温度提高8℃,节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