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对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几年来,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受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欢迎。但由于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尚不够完善,一些政策落实还未完全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从陕西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入手,通过对不同地域环境的516名大学生村官开展问卷调查,在与部分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干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借鉴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层次需求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指出陕西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报酬结构不合理,培训方式和内容单一,考核工作落实不到位、职业出路不畅通。文章认为当前制约大学生村官激励政策有效实施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村官工作认识上不足,工作合力尚未形成,激励手段有缺陷,大学生村官自身认识存在偏差。最后针对上述因素,本文着重从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完善激励措施、拓展大学生村官发展空间和加强大学生村官自身建设四个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通过建立落实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他们“下得去、干得好、待得住、流得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