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凭借“感性活动”原则,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推进了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在生存论境域中,马克思给予了人与自然及其关系以本真的言说,指出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从马克思哲学革命与哲学生存论的转向开始,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具体路径以及马克思哲学对哲学生存论路向的推进展开分析和探讨,对进一步探讨马克思生存论境域中的人与自然的思想作了铺垫;接着展开对马克思生存论境域中的人与自然,是在感性活动开辟的生存论路向展开的,文章分别对生存论境域中的人、自然及其关系展开了详细的论述。生存论境域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历史的人,就是感性活动;生存论境域中的自然是历史的、是具体的、感性的;感性的自然界就是另一个感性存在的人,而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性对象性的关系,人与自然在感性活动中获得了统一,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其实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联系实际,把握和领会生存论境域中人与自然的思想,对当今的人类确立恰当的实践方式和指导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样,才能更为根本地变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达至消除,使得人与自然回到原初的关联,实现复活的自然,那将是人类未来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