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赫兹涡旋光在通信、成像、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如何产生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太赫兹涡旋光成为应用层面研究的基础。本文围绕着太赫兹涡旋光的产生和探测,开展了如下实验方面的工作:1.研究并表征了铌酸锂晶体光整流产生的太赫兹辐射。铌酸锂晶体具有远高于其他光整流晶体的非线性系数,有利于产生高强度的太赫兹辐射。但是,采用800nm激光泵浦产生的太赫兹辐射与原泵浦激光源之间不满足共线相位匹配条件。本实验通过采用Hebling等人提出的倾斜波前相位匹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太赫兹波的转化效率。在太赫兹波探测方面,本实验利用高莱池和太赫兹相机对太赫兹辐射的强度、光斑图样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铌酸锂晶体表面附近出射太赫兹能量与激光泵浦能量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利用电光采样探测得到了太赫兹涡旋光的时域图和频域图。2.通过螺旋相位板产生了涡旋太赫兹波。本实验采用铌酸锂晶体产生的太赫兹辐射作为太赫兹源,通过螺旋相位板对太赫兹信号波前进行调制,在实验上产生了太赫兹涡旋光。我们分别采用小孔板和扇形板对的太赫兹涡旋光信号进行了探测。实验表明两种探测手段均可用于表征到太赫兹涡旋光的拓扑荷数。3.尝试用涡旋双色场产生涡旋太赫兹波。通过激光诱导空气电离产生太赫兹辐射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相比于单色激光场,双色场能激发更强的太赫兹辐射。本实验研究了双色场共线和非共线下太赫兹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利用涡旋双色光产生太赫兹涡旋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