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他们毕业后能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田径课教学,田径课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有其悠久的历史,是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运动项目,它是人类最初从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运动项目,有极高的实用价值。田径项目中的走、跑、跳、投是各项运动的基础,能全面发展人们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各项身体素质,它享有“运动之母”的美誉,经常的参加田径运动能提高人体各项身体机能,提高人们抵御疾病的能力。然而近十几年来,尤其是选项制教学被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采用后,由于种种原因,田径课教学出现大幅度的滑坡和萎缩现象,以致于田径运动项目处于无人选修或者选修人数较少的状态。河南省地处中原,是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校大学生一百多万,田径课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学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的开课现状、田径课教学的基本运动项目、田径课的课时量、田径课的教材、田径课的考核方式、田径场地器材状况等1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有85.7%的普通高校开展了田径课教学,与省外高校相比,河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课开课率高于省外高校。2、河南省普通高校开展的田径运动项目较少,大部分高校仅开展传统项目中的两到三个,在所开展的运动项目中以短跑、中长跑居多,分别占传统项目的91.7%和75%,而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传统项目开展较少,田径运动本身的枯燥和缺陷制约着田径项目的开展。田径运动项目已退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部分学校的田径课已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3、河南省普通高校田径课时量较少,一般在6至8节,并且基本上都集中在第一学年开展,在调查的高校中仅仅有两所高校在第二学年开设田径课教学。4、田径课的考核方式多采用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或理论、达标、技评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高校中分别占47.1%和50%,学生对田径课考核有压力,他们期待着更合理的考核方式的出现。5、近几年来虽然学校增加了田径场地设施,但是滞后于在校学生的增加,更没有达到国家对《普通高校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需要增加部分田径场地以满足大学生锻炼身体的需要。6、田径课教材存在难度偏大、不切合学生实际、缺少新意和缺乏趣味性,教材内容亟待优化改革。7、选项制教学给田径课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对1402名学生选项的调查中,喜欢田径的人数在给出的16个项目中排在第14位,显示出田径课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有90.9%的教师认为学生往往选择娱乐性强、容易考试过关的体育项目。8、教师和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和运动价值的认识比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正逐步认识到田径运动项目不能被其他的运动项目所代替,不开展田径课教学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