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自然观是在对近代自然观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是当代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近代以来,随着主体性的张扬和科技理性扩张,人实现了对自然的全面征服和占有,人与自然的矛盾日渐突出,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本体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样尖锐,如何汲取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精粹,推动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马克思自然观认为,自然是社会发展的本体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联系了人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本文在深入挖掘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富源的同时,着重剖析了当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本体危机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掠夺式和占有式的发展方式以及物欲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是造成本体危机的根源。当代中国社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马克思自然观为指导,确立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选择“天人合一”的发展方式,倡扬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其他文献
中药地榆是蔷薇科(Rosaceae)地榆属(Sanguisorba L.)植物的干燥根或根状茎,地榆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约有30多种,我国共有7种,分别为地榆、宽蕊地榆、矮地榆、细叶地榆、高山地榆、疏
超声工作站是指应用主存储容量大、运行速度快之高档微机,通过专用医学影像设备接口模块与超声设备相连进行图像采集,应用超声工作站软件对超声检测数据、图像进行存储、分析
<正>薛莉主任现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从医近三十余年,潜心研究各类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经验丰富。笔者(第一作者)从师学习期间,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