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新疆史前至唐代墓葬中出土的首饰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经过梳理统计,截止2018年,共出土首饰400余件,包括头饰、耳饰、项饰和手饰四大类。其中头饰有簪和钗,项饰以项链为主,手饰包括戒指、手镯和手链。首先根据质地和功能,对这些首饰材料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墓葬中共存的具有年代意义的遗物、墓葬形制以及碳十四数据,对首饰的使用年代进行分析,将史前到唐代的首饰随葬分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10世纪——春秋、战国——西汉、东汉——魏晋、隋唐五个发展阶段,并总结不同阶段随葬首饰的特点。从出土首饰的数量和墓葬分布范围考察,第一阶段大约为新疆地区的青铜时代,是随葬首饰的初始期;第二至四阶段,为首饰的发展期,时间上包括新疆地区的早期铁器时代至魏晋;第五阶段即隋唐,首饰随葬不如前期流行。其次,根据出土首饰的墓地分布情况,比较了各阶段新疆各自然地理区域之间首饰的出现情况,以及不同阶段的变化。通过观察首饰的种类和形态等方面,可以看出新疆各区域之间、新疆与中原地区之间、新疆与境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最后还从时间、地区、数量三个方面对首饰的使用性别差异进行了观察,结合同出的其他随葬品分析,认为随葬首饰虽以成年女性为主,但并非为女性所独有,成年男性也存在随葬首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