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媒体学习的汉字图像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图像识别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实现自动辨别图像文字的实用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文字图像识别技术用于幼儿教育,能够为幼儿提供一种新的人机交互形式。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的汉字学习提供一个图、文、声并茂的学习环境,但是缺乏处理真实世界信息的能力。因此,文字图像识别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可以形成一种面向多媒体学习的汉字图像识别技术。它不仅可以实现对汉字图像的自动识别,而且可以把汉字图像以多媒体信息如图片、声音、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弥补汉字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死记硬背的缺点,降低汉字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为幼儿的汉字教育提供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本文在对汉字图像识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信息,实现了对汉字图像的识别和多媒体信息的表示。然后运用这些技术开发一个汉字学习的原型系统。系统经过测试,证明了本文算法不仅能够有效的完成汉字图像识别,并且能以多媒体信息的形式辅助学习。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特征选取以及分类器的设计。根据汉字特点,提取笔画密度和灰度投影作为汉字特征。根据不同的笔画范围采用动态的特征提取法。然后根据提取特征范围选择不同的分类器进行汉字识别。针对灰度投影特征,本文采用灰度投影模板匹配的方法实现对汉字图像的识别。(2)冲突处理机制。针对汉字图像识别过程中出现的汉字冲突问题,运用冲突处理机制来处理。冲突主要分两种情况:笔画密度冲突和灰度投影冲突。笔画密度冲突主要分两种:一字多码和一码多字。根据出现的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冲突处理机制。(3)学习机制。针对汉字识别过程中运用冲突处理机制仍然不能实现汉字识别的情况,采取学习机制对其进行学习,完成对汉字特征的提取以及多媒体信息的输入。根据学习过程中特征提取的不同,学习机制可以分为两类:笔画密度学习机制和灰度投影学习机制。并且针对在模板匹配过程中出现的阈值选择问题,采用学习机制实现对阈值的自动确定。
其他文献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归因活动及条件下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及由此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它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利用归因的三个特性
学习策略是衡量个体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会不会学的标志。大量研究也证实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初中是学习策略发展的重要时期,是
伴随着社会日益增长的创新人才需要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把对学习环境的研究转向网络。以线上学习平台为依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因此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经济、科学、教育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经济的不发达,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在尼泊尔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方面,女童就学
学校投入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都保持的一种积极状态,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进行学校活动,并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努力实现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学校投入感促
随着协同创新理念的发展,将其应用于高等教育研究中不仅能够打破学科主体之间的壁垒,还可以将主题资源配置优化,使整体系统发挥最大功效。中俄高等教育合作随着中俄关系发展,
本研究用实验的方法探讨认识方式、工作记忆对类比推理的影响。采用整体抽样法,抽取362名高中生参加认知方式、工作记忆的挑选实验,最后选取88人参加类比推理的实验,其中汉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