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 临床上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仍然是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器官移植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长期、正规地应用免疫抑制剂。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实质是T细胞活化,经典移植免疫学理论认为,T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信号1为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复合物(MHC/Ag complex),与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T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临床上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仍然是器官移植的主要障碍,器官移植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长期、正规地应用免疫抑制剂。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实质是T细胞活化,经典移植免疫学理论认为,T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信号1为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复合物(MHC/Ag complex),与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CD3复合物(TCR/CD3 complex)相结合;信号2为APC或B细胞表面的共刺激抗原分子与其配体的相结合(共刺激通路)。在共刺激通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B7-CD28/CTLA4和CD40-CD154信号途径。CTLA4在T细胞活化后迅速上调表达,并对T细胞起负性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如果缺乏共刺激信号,TCR介导的抗原信号刺激会导致T细胞无能,T细胞无法分泌IL-2即T细胞无法进入活化、增殖阶段。 尽管大量的证据表明,CD28分子在启动T细胞免疫反应中提供了关键的共刺激信号,然而并非所有情况下T细胞活化都依赖于B7-CD28信号。研究表明,CD28-/-小鼠仍能对同种异体移植皮肤发生排斥反应。阻断CD40-CD154交联也不能完全抑制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CD8+T细胞不依赖CD28或CD154提供的共刺激信号仍可以继续得以活化,说明在T细胞的活化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共刺激分子或共刺激信号途径。 最近的研究发现,B7/CD28家族其他成员也参与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是B7/CD28家族新成员,尽管ICOS分子与CD28和CTLA4分子在结构上具有同源性(在大鼠,ICOS与CD28和CTLA4分别具有19%和13%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但不同于CD28分子,ICOS分子并不在T细胞表面持续表达,仅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其作用机制也不相同,并不能与CD28和CTLA4的配体结合。B7家族新成员B7h,B7RP-1,GL50或ICOSL为ICOS分子的配体。ICOS分子可能加强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反应,包括细胞增殖、淋巴因子的分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上调、加强B细胞产生抗体和维持或调节记忆性T细胞的功能。ICOS信号通路可增强鼠和人类T细胞的增殖,促进IL-10的产生,而且CD28共刺激信号可加强ICOS分子的表达,从而调节T细胞的分化。Coyle等认为ICOS分子是活化T细胞的一个重要受体,使T细胞向Th2而不是向Th1效应细胞分化。因此,抑制ICOS分子能有效的抑制活化T辅助细胞功能,从而抑制IL-4和INF-γ的分泌。尽管CD28/B7对免疫反应的启动具用重要作用,而ICOS分子与其配体结合在后期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中占主要作用。ICOS分子也是一个重要的粘附分子,其粘附-支持能力与CD28相比有显著差别,ICOS分子
其他文献
微服务架构是软件工程实践的最新趋势,2020年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到2022年将会有90%的新软件系统使用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新的架构风格,微服务架构通过将应用分解为小而独立的服务进行开发和部署,为软件系统带来可部署性和高可伸缩性等诸多优势。然而,微服务如果设计不合理,也会给软件系统的质量属性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微服务架构设计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如何将单体系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昆虫病原菌,其特征是在形成芽胞的同时会产生由Cry蛋白组成的伴胞晶体,这些伴胞晶体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毒杀活性。因此,Bt成为用于微生物农药最成功的微生物,此外,Bt的Cry蛋白基因也可以通过转基因作物的方式应用于农业上重要昆虫的防治。目前关于Bt Cry蛋白防治昆虫的研究相对较多,然而对于Cry蛋白防治线虫的研究还很有限。植
第一部分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中的表达规律目的探究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小鼠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通过皮下注射小鼠心肌蛋白重链α(Cardiacα-myosin heavy chain,My HC-
目的:1.研究皮肤及汗腺附属器官在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特征,探讨汗腺发育在分子基因水平上的调控机制;2.研究汗腺细胞(SG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共培养和MSCs向SGCs诱导培养过程中细胞表型和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干细胞的可塑性在皮肤创面修复和汗腺组织再生方面的治疗可行性。 方法:1.采用HE方法检测不同发育阶段人胎儿皮肤组织的生理结构和特征,其次采用免疫组化、RT-PCR
对于超连续谱产生的研究,在物理机制方面,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所涉及非线性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有助于深入研究介质色散对脉冲时域、频域演化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方面,超连续谱光源由于具有光谱范围极宽、相干性能优良等优点,在光通信领域尤其是波分复用技术、光谱学、光频率计量学、光学相干层析以及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本论文从数值模拟和实验探索两个方面,详细研究了长脉冲和连续光机制下单波长、双波长泵浦光子晶
ABO4型化合物作为地球上广泛存在的一类副矿物和重要的功能材料,其高压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相应矿物的存在状态以及改善此类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都有重要意义。钨(钼)酸盐是ABO4型化合物的重要代表,尤其是白钨矿,还是锆石,独居石以及Cr VO4结构类化合物的高压相,因此,对其进行高压物性的研究对于了解上述ABO4化合物的高压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采用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高压交流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周转的重要过程,细胞通过动态调控自噬相关蛋白及翻译后修饰来维持各种物质/细胞器在合成、降解和重新利用之间的代谢平衡。细胞自噬作为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生物过程,受到上游多个生物学过程的调控,例如细胞自噬逐渐被认为受到生物钟和营养信号的双重调控而表现出昼夜节律的周期性振荡,保证机体的代谢活性与外界环境变化及摄食周期协调一致。自噬过程缺陷和生物钟紊乱均被证明与
我是京城与黄土高原的“混血娃”,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孩子。仔细品味追忆家庭的陈年往事、家乡的风土人情,以旁观者的视角、局内人的体验来感悟和还原身边的历史,明晰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与使命,我愿意主动承担起家庭、学校、社区乃至国家赋予我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伴随着人工量子器件微小型化、可集成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已经可以在很多平台上实现人工超材料,例如,光子晶体,声子晶体,超导量子电路,冷原子等。人工超材料有着固体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纯净性,空间结构的可控性以及参数的可调谐性等,使得很多在理论上的物理现象得以呈现。腔光力系统是混杂量子器件中的一类,结合了声学和光学两种模式,主要研究的是辐射压力导致的光声相互作用。腔光力学的研究很多集中于单体上,而
超临界二氧化碳(s 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耗水少等优点,适用于太阳能、化石燃料、核电、余热利用和地热等各类能源系统。在近临界区,CO2的物性变化剧烈导致系统的特性复杂。目前,s CO2循环的研究依然缺乏普适性的传热关联式、准确的临界参数测量方法,同时示范系统的运行经验不足、实现效率低等问题也是s CO2循环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临界传热,临界密度监测,跨临界系统的动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