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26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属于对中老年男性的健康具有严重损害的一大恶性肿瘤,属于全世界最常见的男性癌症之一。全球2018年的癌症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的185个国家里有105个男性发病首位的癌症为前列腺癌,在中国,前列腺癌男性发病率位于第6位。虽然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些年已呈显著上升趋势。因为人口老龄化、生活与饮食习惯的变化,该病目前在国内的发病情况十分严峻。所以,针对前列腺癌持续提高的发病率与东西方患病群体特点的显著不同,依据分子视角研究对前列腺癌发病产生影响的重要因子,分析能够合理对前列腺癌病人预后进行预测的分子标记物,研究其对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的作用也更加关键。TRIM26属于超大蛋白家族TRIM家族(The tripartite motif,TRIM)之一,具备的蛋白结构里N端存在TRIM家族独有的RBC(RING、B box和Coiled-coil结构域)结构,C端具备特异性识别底物蛋白和底物蛋白结合的PRY-SPRY结构。TRIM蛋白家族除了可以让机体具备一般生理功能,也关系到各类疾病体系的调控作用,涉及到细胞分化,发育,增殖,凋亡,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炎症免疫等。现在针对TRIM26的探索大部分是有关抗病毒先天免疫作用,分析TRIM26对肿瘤具有的影响涉猎不多。本研究阐述了TRIM26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为前列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一个可能的靶标。研究方法(1)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细胞中TRIM26的表达水平。(2)利用细胞迁移实验测定PC3与WPMY-1细胞的迁移能力。(3)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PC3与WPMY-1细胞的愈合修复能力。(4)利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测定PC3与WPMY-1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5)利用EdU增殖实验测定PC3与WPMY-1细胞的增殖能力。(6)利用Western Blot检测EMT有关蛋白表达水平。(7)利用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表达水平。(8)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经S14161处理后细胞的迁移能力以及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1)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前列腺癌细胞里的TRIM26呈现高表达。(2)过表达TRIM26有利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敲低TRIM26能够抑制增殖。(3)过表达TRIM26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愈合修复能力。(4)过表达TRIM26有利于前列腺癌细胞的集落形成,敲低TRIM26会阻碍集落形成。(5)过表达TRIM26会提高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敲低TRIM26会减弱增殖能力。(6)过表达TRIM26下调前列腺癌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而相应的促进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但是在敲低TRIM26后,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相反改变。这些结果提示TRIM26有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7)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过表达TRIM26,在前列腺癌细胞中Akt/mTOR蛋白磷酸化激活水平上升,敲低TRIM26在前列腺癌细胞中Akt/mTOR磷酸化水平下降,提示TRIM26能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8)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迁移实验分析发现,小分子抑制剂S14161可能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TRIM26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1)过表达TRIM26会让前列腺癌细胞进一步发生迁移与增殖,会提高愈合修复水平和集落形成水平;而沉默TRIM26表达会对上述环节产生阻碍作用。(2)TRIM26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3)TRIM26或许是因为能够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才能对前列腺癌细胞产生促进增殖的影响。(4)S14161可抑制TRIM26对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与目的:各类具有生物活性的中间体,往往可以归类于有机杂环骨架分子。如异喹啉酮类化合物有抗肿瘤、抗癌、抗炎等生物活性,喹唑啉类和苯二氮卓类化合物有镇静、抗焦虑等药理作用。高效构建有机杂环骨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数十年间,C-H键活化策略的发展如火如荼。因为其可简化反应原料、能以一锅法高效合成目标化合物,且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等优点,已成为构建碳碳键及碳杂原子键的一种高效、简洁的方
学位
学位
学位
背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UGIB)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虽然最近几年发病率逐渐下降,但其住院病死率仍保持在1.9~10%之间。尽管内镜下止血治疗以及辅助药物治疗的发展,病死率仍相当高,且医疗费用消耗大,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每年发病率为100/10万~18
背景: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第四大女性致死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全球每年报告约50万例宫颈癌新发病例和20万例死亡病例,而我国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前列。近年来,随着肿瘤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和HPV疫苗的投入使用,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地影响我国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放疗、化疗
研究背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罕见病种类有7000多种,其中80%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我国罕见病患者基数庞大,预估超过1000万,且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对“孤儿药”的研发仍处于一片空白。相较常见的无明确遗传规律的散发型疾病,单基因遗传病在许多生命科学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凯恩氏综合征(Cockayne’s Syndrome)是一
学位
背景:近年来,过继性细胞疗法(ACT)的诞生,无疑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尽管过继性免疫疗法在广泛的疾病类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益处,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几年内表现出疾病复发。过继免疫细胞疗法的两大阻力是:1)是过继免疫细胞如何在体外大量扩增;2)防止过继免疫细胞在体内出现功能失调,包括衰老和衰竭。为了克服这些阻力,我们希望寻找一种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和抑制免疫检查点表达的的小分子物质。我们
[研究背景]全球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仍然是医疗卫生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疾病中十分高危的类型,目前认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在ACS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炎症介质,研究其与ACS的关系,对ACS的早期评估和干预尤为重要。右心室收缩功能与心肌梗死等许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是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常用指标,对ACS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