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板切除减压联合PEEK棒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疗效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sistenc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目前已成为临床常见病、高发病,且发病具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同时给国家医疗健康系统带来沉重负担。自1911年脊柱融合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融合方式和融合器械不断发展改进,疗效不断提高,融合手术逐渐发展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最主要的方式,但随着融合手术临床应用时间延长,病例数增加,问题随之出现,如:应力遮蔽、责任节段活动度丢失、内固定失败、邻近节段退变。脊柱非融合技术理念开始兴起并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腰椎动态内固定技术快速发展,以Isobar TTL系统、Dynesys系统为代表的经椎弓根系统动态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临床近中期疗效较满意,非融合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鼓励我们进一步探索腰椎新型非融合固定技术的可能性。目的1.探索腰椎板切除减压和(或)髓核摘除,辅以PEEK棒螺钉系统非融合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2.随访评估患者术后疗效及可能相关并发症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30名经规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腰椎板切除减压和(或)髓核摘除后辅以PEEK棒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所有病例术中均未行植骨融合。采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部及下肢视觉疼痛评分(The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评价手术疗效,收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3月、6月、末次随访)腰椎X线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和术后腰椎曲度、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比(Disc Height Index,DHI)以及腰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责任节段活动度、邻近节段活动度。记录术后1周、3月、6月和末次门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各时间点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观察记录有无近期并发症。结果术后获得较完整随访资料的有24例,随访时间9-28个月,平均18.8个月,ODI、VAS评分术后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差异不完全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趋势逐渐改善。腰痛VAS评分术前、术后依次为(6.1±1.1、5.5±1.0、4.1±1.1、2.3±0.8、2.2±0.8),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腿痛VAS评分术前、术后依次为(6.9±2.0、4.2±1.6、2.8±1.3、1.6±1.1、1.5 ± 1.1),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下肢痛VA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DI 评分术前、术后为(66±9、59±7、41±10、27±7、23±10)(%),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椎0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手术效果整体满意度为95.8%(23/24)。腰椎整体曲度术前、术后依次为(35.3°±9.0°、34.3°±6.1°、34.8°7.6°、34.6°±8.4°、35.1°±8.2°),责任节段曲度术前、术后依次为(24.2°±5.8°、23.9°±5.0°、25.2°±5.3°、24.9°±5.2°、24.5°±5.0°),椎间隙高度比术前、术后依次为(34.5±6.9、34.6±6.5、34.0±7.3、34.2±6.4、34.4±5.9,%),腰椎曲度、责任节段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比术后各时间点随访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前和术后依次为(24.4°±9.2°、24.3°±8.9°、24.4°±10.8°、22.5°±8.2°),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椎整体活动度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节段活动度术前和术后依次为(9.4°±5.6°、4.0°±2.3°、4.5°±1.8°、5.8°±3.6°),术后3个月责任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有所增加,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责任节段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活动度术前和术后依次为(4.1°±2.7°、4.4°±2.5°、4.8°±2.8°、6.2°±3.0°),邻近节段活动度术后逐渐增大,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邻近节段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共有2例患者内固定出现螺钉松动,其中L5双侧螺钉松动1例,L3及L5双侧螺钉松动1例,占比8.3%(2/24),占螺钉总数4%(6/148),无断钉病例,患者未出现与内固定装置相关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结论腰椎板切除减压联合PEEK棒非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疗效确切,与融合手术相比,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能够部分保留责任节段活动度,术后随访未发现明显器械相关并发症,螺钉松动率低,且不影响手术疗效,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方式之一,其中长期疗效仍需大样本、长时间临床观察结果来验证。
其他文献
我国现今是海洋大国,海洋各类资源丰富,海上资源勘探逐渐成为当下工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地震勘探法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海上资源勘探方式,其主要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地震波信号会在海底介质分界处形成反射,人们根据地震记录仪的反射波信号分析地质结构,探测地底石油等资源分布。随着国家在海洋发展方面加大投入,人们对主要勘探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气枪以其稳定性高、安全环保、高效高能、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成为海上资源勘
长时间以来,在高频、高烈度地区,震裂山体会经历若干次不同程度的地震考验,由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和崩塌给区域内的生态、人文、经济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一般而言,同区域内
电渗析技术长久以来一直应用于海水淡化产业,近年来随着离子交换膜性能的提升以及装置的改进,开始逐步应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等行业。然而在目前的工业生产中,受限于离子浓差极化的影响,电渗析系统始终处于低电压运行状态。本文将对以电渗析系统为基础的离子传质传输模型的电动力学状态进行分析,改进传统电渗析仿真模型的同时,探讨该系统在高电压下运行的可行性。首先基于电渗析建立了离子传质传输模型,将膜系统中的不同电动力
随着纺织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性纤维制成的织物不足以满足人们对纺织品集舒适、功能、环保于一体的需求。现如今,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因其对环境各方面的影响,发展受到限制,再生蛋白质纤维也因此有了发展前景。本论文的纬纱选用胶原蛋白锦纶长丝和桑蚕丝,通过电镜图观察分析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结构,测试分析胶原蛋白锦纶纤维单纤和单纱的拉伸断裂性能,并且测试胶原蛋白锦纶纤维的回潮率和蛋白质含量,根据测
周期结构,如频率选择表面(FSS)、光子带隙结构等,在微波毫米波及天线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周期结构应用的不断扩大,结构要求的日益复杂化和各种阵列单元和复合结构不断涌现
中间相沥青炭微球是一种由稠环芳烃大分子在液相炭化过程中按照一定取向、排列,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的液相炭质微珠。中间相炭微球具有稳定的石墨化片层结构、一定的比表面
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隶属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水车前属Ottelia Pers.,单子叶多年大型水生草本植物,种下6个变种:海菜花原变种Ottelia acuminata(Gagnep.)Dandy var.ac
线粒体既是能量代谢的场所,也是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线粒体功能障碍时,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合成减少,同时活性氧产生增加,进一步加重线粒体功能障碍。线粒体中存在的各
研究开发能源植物小桐子是云南省和国家的能源战略需求,干旱是影响小桐子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我们实验室研究表明干旱锻炼可显著提高小桐子幼苗的抗旱性。基于前期工作基础
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抛光性,从而使其在精密模具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在制备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对含碳量的要求非常敏感,在烧结过程中会出现脱碳;由于没有粘结相,从而导致合金难以致密化。目前无粘结相WC基硬质合金的烧结多采用放电等离子、热等静压和真空热压等方式,但都存在设备昂贵,成本较高等问题。所以,本课题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