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庆地区在构造位置上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西南部,西邻天环坳陷,南靠渭北隆起。长9油层组目前具有良好的勘探评价潜力,但是该区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控制使得勘探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针对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开展沉积微相和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等综合研究,明确储层特征和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本文利用测井、钻井及岩心观察等资料以及扫描电镜、铸体薄片、X衍射和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多种分析技术和方法,结合该研究区收集的区域地质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华庆地区长9储层特征。研究表明,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体系及湖泊体系,其中湖泊体系为浅湖沉积,三角洲体系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要亚相,进一步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及河口坝等沉积微相。长91砂体和长92砂体在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且长91厚度和平面展布规模均较长92小。长91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长92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极不均匀,以胶结物为主。砂岩发育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溶蚀粒内孔和浊沸石溶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此外还发育少量裂隙孔和铸模孔。孔隙结构主要为小孔-微喉型和细孔-微喉型。储层表现为较强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其中对储层起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有压溶压实作用和包括碳酸盐胶结、自生粘土矿物胶结等的胶结作用,起建设性成岩作用的主要有绿泥石薄膜胶结作用、浊沸石和长石溶蚀作用;长9砂岩的成岩演化主体已普遍进入中成岩A期。长9成岩相划分为绿泥石膜-粒间孔+浊沸石溶蚀相、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浊沸石胶结相、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硅质胶结+铁方解石胶结+绿泥石膜-粒间孔+长石溶蚀相和铁方解石胶结+水云母胶结+硅质胶结相五种,其中前三者为有利成岩相,后二者为不利成岩相。通过上述研究,研究区储层分为5类,Ⅰ类和Ⅱ类储层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中部,Ⅲ类主要分布在河道侧翼,Ⅳ类储层分布在河道边部,Ⅴ类物性差。Ⅰ类~Ⅲ类为有利储层,其中Ⅱ类和Ⅲ类为该研究区主要储层,局部发育Ⅰ类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