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Lung cancer)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现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首位,其中肺癌病理类型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因早期发现较困难,多数患者在临床就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治疗效果差,临床上仅靠单纯化学治疗已难以有所突破。大量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指在机体内血管的异常增生活动中起关键影响因素的主要介质之一,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类血管生成拮抗剂,通过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后来阻断其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微环境的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肿瘤细胞微环境的营养供给,从而控制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它是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生成药物,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贝伐珠单抗联合一线或二线经典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综上,对于其在临床一线治疗中的巨大潜在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未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分析。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以及其临床安全性,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NSCLC患者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通过术后常规病理、穿刺活检病理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鳞癌或腺癌,且临床分期均为Ⅳ期,且在接受本研究之联合化疗方案之前,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采用的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用药的疗效评估采用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临床上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情况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进行评定分级。将临床数据分别按年龄、性别、ECOG评分、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转移灶等进行亚组分析。通过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药物疗效分析,并应用Kaplan-Meier法去评估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方法对生存曲线做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9例患者均可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8例(27.6%),病情稳定(SD)16例(55.2%),病情进展(PD)5例(17.2%),客观缓解率(0RR)27.6%,疾病控制率(DCR)8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4.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12.5个月。与静脉化疗相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大多数为I-II级,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可缓解。与贝伐珠单抗本身的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出血、血栓、高血压病、蛋白尿等,本组所有患者均无休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均未因治疗用药最终发生相关性临床死亡事件。结论:贝伐珠单抗抗肿瘤血管治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PFS、OS、ORR、DCR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表现。贝伐珠单抗的耐受性较好,联合化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