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散打”竞赛内容的构建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打运动在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各种竞技比赛、商业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影响深远。但作为民族体育项目,散打运动在国内的大众化普及与推广上做的还远远不够。尽管散打运动已经走进普通高校多年,但因为始终是将竞技散打的技术内容、规则设置照搬过去,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普通高校的特殊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其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问题主要表现为:1、技术体系复杂,有限的场地设施和教学时数无法保证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2、武德礼仪问题,散打教学过程中忽视武德教育。3、竞技规则对抗性强,安全性差,教学中受伤情况频繁出现,致使学生存在恐惧心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散打项目的大众化普及和推广。鉴于散打大众化普及与推广的必要性,针对以上散打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家调查问卷,将竞技散打在技术内容、竞赛规则和裁判设置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改造,推广一种“大众散打”竞赛新思路,解决以上散打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普通高校为例,进行初步试用,为武术散打真正走向普通大众,走进普通高校甚至中小学体育课堂奠定基础。研究结论:1、关于“大众散打”竞赛技术体系,专家和学生普遍认为,在普通学校开展散打运动,应本着简单易行的原则,将现有的散打技术体系进行简化。2、关于“大众散打”竞赛礼仪,增添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礼仪,加强课堂武德教育,以提高散打项目的“育人”功能。多数学生和部分专家建议将鞠躬礼作为一种固定的礼仪在课堂中使用。3、关于“大众散打”竞赛中部分规则的设计,多数学生和部分专家赞同禁击头部;禁止抱缠中相互击打;禁止击中对方后,连续击打等规则内容的设计。4、关于“大众散打”裁判方法的设计,这种得分就停,加分后再开始的裁判方法,有利于提高比赛安全性,具有一定的观赏性,简单易行。实验证明:“大众散打”竞赛内容,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关竞技项目教材化的改造要求,受到专家和学生的认可,在普通学生中开展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物质主义盛行的当下,死亡、自杀、自毁、自弃、绝望、迷茫、沮丧、抑郁…消极情愫肆意地啃噬生命,个体出现存在与精神危机,个体希望之绝、希望无望。生命现实与理想,实有与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将会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因为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这就是终身教育思想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的原因。
当今世界具有文化日益多元化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西方国家一直在积极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和
当代社会现实对个人的知识提出了要求,同时建立在客观主义知识观上的传统知识教育近年来也一直遭受批评,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知识,应当如何获得知识成为关键的问题。人们开始重新
在本研究中,笔者试图研究与揭示高教强省的内涵本质,构建高教强省的评价标准,以及研究实现高教强省的建设策略。面对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以及新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提出并实施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