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松次生林结构规律和生长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臭松为常绿松科乔木,是长白山林区主要针叶树种,产于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南坡、长白山区及张广才岭海拔300-1800米,是东北重要的水源涵养树种和用材树种。鉴于国内对其研究甚少,大部分是局限于臭松针叶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但针对臭冷杉结构规律及生长模型研究还未见报道。通过研究,以期能够为臭松次生林的科学经营和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来源于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项目“天保工程区天然公益林抚育经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204504)”的部分研究内容。本文以吉林省汪清县林区臭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和解析木数据,研究了臭松林林分基本结构和特征,分析了臭松次生林各测树因子生长过程,并基于解析木数据,研究了臭松林的单木和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臭松次生林林分基本结构的研究,包括林分树种组成、年龄结构、直径结构规律、树高结构规律的研究。通过标准地数据计算出标准地各林木的重要值,得出臭松次生林的各树种组成;用直方图统计和分析臭松次生林的年龄分布;分析臭松次生林直径和树高的分布规律,并采用多个方程和函数对该林分的胸径、树高进行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卡方检验,拟合结果表明符合臭松林的生长规律。  (2)通过臭松次生林的标准地和解析木数据,分析臭松的生长过程;包括树高、直径、材积生长过程的分析。重点分析了各测树因子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变化情况及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年龄,各测树因子的连年生长量在生长前期增长较快,而平均生长量则增长较缓。臭松直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出现在100a左右,材积的连年和平均生长量在第100a左右时相交,达到了数量成熟。  (3)臭松次生林单木和全林分生长模型研究。以五种理论方程分别拟合直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并选取精度最高、适应性最好的方程作为生长模型。构建了以年龄、林分密度指数为自变量,采用Korf理论方程为基本模型,构建了臭松断面积生长模型,拟合精度较好,符合臭松全林分生长规律。
其他文献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 inhibiting protein,PGIP)是一种能够特异性结合和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在国内外己在
猪戊型肝炎病毒(Swine Hepatitis E Virus,SHEV)开放阅读框3(Open Reading Frame3,ORF3)在病毒感染细胞而引发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pMD18T-ORF3质
学位
赤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和四旁绿化树种,风害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本文选择赤桉澳大利亚种源10个家系和印度种源21个家系的1-2年生幼林为研究对象,对林木的风害
森林经营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永恒主题。次生林经营是全面促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作重点。对我国次生林进行经营改造,改善林分结构,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是恢复天然林资源和实
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采用观察法、GPS定位法、样方法等对东方白鹳巢址生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记录天
翅多型现象在许多昆虫种类中均有报道,昆虫翅多型现象的研究对于揭示昆虫翅的进化机理,探讨生活史的进化策略、种群内多型性维持机制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翅二型长颚
水分和氮素是外观品质形成的重要因子。为定量研究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标准切花菊外观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秋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为试验材料,
大气SO2和Pb复合污染物是石油炼化企业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不仅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百姓居民的健康。植物对环境中SO2和Pb复合污染的生态修复因其操作简单、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