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亚太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最新发展方式,其进展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TPP最终将建成面向亚太区域的一体化,它也体现出了美国多层次的战略考虑:一方面,TPP可以推动国内的经济发展、贸易增长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有利于按照美国自身意愿建立国际贸易的全新规则。在美国的主导下,各国纷纷加入新一代的多边贸易协定,作为一个正在生成的区域性多边机制,TPP表明亚太经济合作面临新的格局。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TPP对中国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由于TPP是高标准的多边贸易协定,将许多高标准的新议题也纳入其中。这些条款一方面是阻碍中国加入此项协定的门槛,另一方面,中国也并未受到TPP成员国的邀请,中国仍然被排斥在TPP谈判之外,在亚太经济版图中有被孤立之虞。本文将会根据最新披露的资料整理出TPP协定中主要条款,对这些条款的内容进行概述并分析当前谈判的进程。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TPP协定将对区外国家——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一定影响。对区域外的国家来说,则会造成贸易转移效应,区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减少,必会导致区域外国家的经济和福利水平的下降。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日益优化,出口市场日趋稳定,服务贸易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商品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贸易发展有待提升等。本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从对外贸易的角度阐述了中国与TPP主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现状。随着TPP不断的发展壮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影响。TPP作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亚太地区的一个自贸协定,又由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已经加入谈判,因此TPP的进展会影响中国与区内区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本文首先从关税同盟理论出发,分析了TPP将带来的静态和动态效应,其中静态效应运用了模型图解与构造模型的方法进行模拟。其次,运用国际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的引力模型,模拟中国于2016年加入TPP后,随着税率的逐步下降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运用引力模型模拟分析得出,中国若加入TPP将会对中国与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基于上述情况,中国应提前做好预案,改善对外贸易体系,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并加强与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快中国自贸区战略建设,继续推进我国国内的自贸区建设以推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