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结合部散杂居民族生态移民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巴彦霍德嘎查为例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际结合部是当前民族问题研究的重点区域,是民族问题和民族事件的高发区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左旗巴彦霍德嘎查地理环境特殊,位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省际结合部。巴彦霍德嘎查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散杂居生态移民社区,其移民主体的多样性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生态移民工程的复杂性,是研究省际结合部散杂居民族生态移民的典型个案。  就具体的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特别是省际结合部的散杂居民族,如何发展,是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历史到现实一直经历着多民族更替统治格局的大国之一,关注这一特殊地域并进行相关问题研究不仅会对本国地域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更会对世界知识生产领域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于当前省际结合部少数民族、国内生态移民研究和阿拉善左旗的研究成果,以及论文研究理论与方法、内容及创新点和论文撰写说明。  第二部分对田野调查点进行概述。章节对阿拉善盟和巴彦霍德进行概括性的描述,通过从阿拉善盟的位置与面积、行政区划、境域变迁、行政管理和巴彦霍德的介绍,彰显其地域特性,为后文阐述做了铺垫。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巴彦霍德生态移民工程的主体——移民者移民后的生活现状进行方法论和反思人类学的研究。三个典型的个案研究反映了当地生态移民工程对移民者生活、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并分析了生态移民工程满意度、适应度的研究结果。  第五部分基于规划现代化的反思,分析当地生态移民工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共生互补”找寻生态移民的未来之路。
其他文献
美国的公众参与立法制度发展成熟,公众的参与涉及立法的整个过程,从提出法律草案到审议和通过法律,每一个阶段都为公众参与立法设计了参与渠道。并且通过法律细化操作规则,使程序
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更是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同志于2005年5月27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