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基因形是一种由一系列空间基因要素集合而成,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形态,是对乡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的一种客观描述。它是传统乡土聚落重要的景观资源,也是展现和承载乡土聚落历史文化特征的空间载体。然而,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却破坏了这种真实性较好的空间基因,造成村落空间传统特征的失落。文章深刻思索了现今村庄规划建设的主要模式,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在于缺乏对村落空间主体性和规律性价值的重视,以及缺乏对相关量化分析方法的掌握。为此,文章提出利用量化指标对村落空间基因形进行解析,并辅助村落空间基因形的规划设计,以期有效地促进村落空间基因形的传统特征的良性传承与优化。乡土聚落的整体形态源自单体建筑的汇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聚落边界的形成。与单个的建筑形态相比,聚落整体形态对乡土聚落原生风貌特征的呈现则更为直观。文章着眼于,以单体建筑空间形态为最小细胞所构成的聚落整体形态,将聚落的空间基因形解析为边界、道路、地块、建筑四个要素,通过借鉴形态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科学量化的研究。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土聚落传统特征传承之“难”,简要剖析了其成因并引出了文章研究主旨;第二章,主要概括了乡土聚落空间基因形转译研究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成果,并分析了目前已有的空间基因形解析与再生成的方法及路径;第三章首先介绍了沙井村的概况,接着阐述了聚落边界、道路空间基因形、地块空间基因形、建筑空间基因形的提取与量化解析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结合乡土聚落现代化发展需求与趋势预判,判断和甄选了需要传承的空间基因形传统特征并对其进行了量化解析,提取了可描述和控制村落空间基因形生成的参数、规则和方法。第四章以祁东县沙井村为例,通过参数化规划方法的应用完成了研究对象空间基因形的整体设计。并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乡土聚落空间形态相关设计方法和保护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