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3Al基合金热加工过程的组织演化规律研究

来源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3Al基合金是一种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其密度低,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弹性模量、高温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潜力。但是, Ti3Al基合金在室温下的塑性差,难以成形,限制了其生产应用。利用材料在高温下的超塑性进行变形,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关于Ti3Al基合金热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的研究还不完善。本文研究了Ti3Al基合金变形条件、力学行为和组织演变的耦合关系,并且对其进行固溶和时效热处理,改善室温力学性能。  本文利用高温拉伸实验,研究了Ti3Al基合金在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材料变形时的流动应力、峰值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3Al基合金在热变形时,应力随着应变的增加迅速到达峰值,随后逐渐降低,呈“软化”现象。Ti3Al基合金在980℃时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最大,m值为0.384;在变形条件为980℃,应变速率2×10-4 s-1时的延伸率最大,δ为710.5%。  根据高温拉伸实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了Ti3Al基合金热变形时的本构方程,求得热变形激活能Q为472.7992kJ·mol-1。根据Arrhenics模型和Backofen模型分别建立了Ti3Al基合金的材料本构方程,得到Backofen模型的拟合结果更适用于Ti3Al基合金。建立了应变软化系数r和应变差△ε与lnZ之间的数值关系,定量描述了Ti3Al基合金的软化程度。  利用SEM、TEM、XRD等检测手段,分析得到了Ti3Al基合金的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温度升高,α2相减少,说明温度对α2相→B2相的相变过程有促进作用;应变速率升高,α2相增加,说明应变速率对α2相→B2相的相变过程有阻止作用;应变增加,α2相减少,说明变形对α2相→B2相的相变过程有促进作用。温度升高、应变速率降低,Ti3Al基合金的等轴化程度升高;应变增大,Ti3Al基合金的等轴化程度升高。Ti3Al基合金在室温下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在变形条件为940℃~1020℃,应变速率2×10-4 s-1时的断裂方式是韧性断裂。  本文对Ti3Al基合金的原始板料进行了固溶和时效处理,研究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材料室温下力学性能的影响。Ti3Al基合金固溶处理的温度升高,硬度提高;保温时间增加,硬度降低。Ti3Al基合金在低温(750℃)时效处理后,硬度显著提高;在高温(880℃)时效处理后,硬度降低。Ti3Al基合金在950℃固溶处理后再进行时效处理,屈服强度降低,并且屈强比变小;815℃时效处理后材料的屈强比最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的现状,分析如何开发适应国内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过程中关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管理、考试标准等管理制度,形成面向高职单独招生系统的实施性管理方案,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与管理提出借鉴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 单独招生 管理制度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考试研究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
期刊
【摘要】根据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类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进行了改革,改变以往只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的重要性的现象。希望通过改革,可以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农业院校电气工程类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G2
【摘要】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地方,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主要环境,因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为一名高职高专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主要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主要作用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技能型人才 培养 主导地位
期刊
目的探讨RNA激活p21对肝癌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靶向p21的saRNA、阴性对照dsRNA,将其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和SMMC-7721。每个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人机工程的考虑,对汽车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行走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齿轮精度不高造成的齿轮运转不均匀是汽车噪声的主要
随着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释放的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工匠精神”、“一带一路”等强信号引发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