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纳米材料的外场诱导合成与表征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li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磁性纳米材料在外场下的合成研究,也探讨了外场对微粒的结构、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将超声波(声场)以及磁场引入实验中,分别研究了两种外场对磁性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详细研究:1.在30℃,0.25T的磁场下研究了外磁场诱导一维多晶钴纳米线的自组装合成。钴纳米晶沿着外磁场磁力线方向自组装,形成的钴多晶纳米线长达数十微米。磁场诱导形成的产物的饱和磁化强度为126.8emug-1,大大高于(五倍)无外磁场诱导下形成的产物的饱和磁化强度(25.9emug-1)。而磁场诱导合成的钴纳米线与无磁场诱导合成的钴纳米线的矫顽力(Hc)则分别是310Oe和618Oe。在本论文中,探讨了导致他们磁性能差异的原因。由于本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大规模合成,并能提高纳米磁性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2.在60℃,水合阱(N2H4·H2O)的氨水溶液中,利用超声波还原Co离子,得到了50nm的Co/Cu双金属纳米颗粒。研究了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是Cu核Co壳的core/shell结构,差热分析(DSC双)金属纳米颗粒放热性能。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纺织品中十七种分散染料的检测研究  纺织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其中的致敏分散染料的使用不当势必会影响身体健康。本课题利用新型的检测手段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
20(S)-喜树碱(Camptothecin,简写为CPT)是一种五环结构的具有强抗癌活性的生物碱,它于1966年由Wall等从我国特有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e)中分离得到。1985年,Hsiang等人
本文报道了喹唑啉-2,5-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反应研究、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和1,8-二氧代八氢化氧杂葸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部分:通过在全氟磺酸树脂、
硫代乙内酰脲、(氨基)硫脲类化合物本身及其衍生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如抗痉挛、抗癌、抗病毒、抗结核等;安替比林,具有五元杂环结构,其Schiff碱及其配合物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慢性乙型肝炎是当前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本论文通过以具有抗乙肝活性的单体YGT为母体化合物,设计、合成一系列YGT衍生物。并对合成的YGT衍生物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筛
本论文研究了辅酶NADH模型化合物与某些活化烯烃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并对辅酶NADH模型及其氧化形式NAD+催化的氘代溶剂中特定烯丙基类化合物的H/D交换进行了初步研究。 本
近几十年来,硼酸盐化合物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催化和离子交换等领域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硼具有BO3平面三角形和BO4四面体两种配位构型,BO3三角形和BO4四面体通过共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