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未来。塑造一个广泛接受、备受赞誉的国家形象是主权国家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国家形象展示的“窗口”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在国家形象宣传片上所做的努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011年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之人物篇》和随后的《角度篇》、《中国进入新时代》等一系列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来自国外受众的批评声音。我们不禁反思: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传播效果不如预期。我们应该如何抓住国家形象宣传片这个工具为国家形象的建构增添光彩。本文以《中国一分钟》系列短片为案例,从非洲留学生切入,探讨国家形象宣传片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基于跨文化传播视域,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探究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本文一共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针对国内外跨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宣传片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第三章从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发展阶段和传播环境引入,以视觉修辞理论为指导对个案《中国一分钟》系列短片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通过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对非洲留学生解读《中国一分钟》系列短片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基于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分析结果为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提出相关策略。研究结论方面从传播者、文本、受众三个层面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优化策略。其中,传播者面临着现实和历史的双重困境,因此传播者层面需要“去政治化”改进,使受众对传播者的观感更好;文本层面,国家形象宣传片要注重弱化宣传色彩、从真实中国中挖掘内容、注重普世价值观的体现;受众在接受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以理性思维主导,具有侧重相关性的关注、注重差异的表达等特点,因此在受众层面要重视受众差异进行受众细分、正视已有差异积极找寻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