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为了解辽宁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者失中HIV-1耐药的流行情况和变异模式,探究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干预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8年-2019年在辽宁省经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其血浆样本进行HIV病毒载量和基因型耐药检测,并利用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抗病毒治疗信息,进而分析辽宁省全人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辽宁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者失中HIV-1耐药的流行情况和变异模式,探究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干预和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8年-2019年在辽宁省经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其血浆样本进行HIV病毒载量和基因型耐药检测,并利用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来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和抗病毒治疗信息,进而分析辽宁省全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抗病毒治疗失败者的HIV-1耐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56名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者,以男性为主,占91.41%(234/256),年龄的中位数是35.61岁,56.25%(144/256)的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中位治疗时间为33.15个月,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77.73%)。共有166人发生了基因型耐药,总耐药率为64.84%。对NNRTIs、NRTIs和PIs耐药的比例分别为62.89%(161/256),50.39%(129/256)和3.13%(8/256)。50.39%(129/256)的患者对NNRTIs和NRTIs双重耐药。NNRTIs类耐药最常见的是EFV(62.89%)、NVP(62.89%)和RPV(50.00%);NRTIs类耐药最常见的是ABC(50.39%)、3TC(49.22%)和FTC(43.36%)。NNRTIs类药物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G190S(31.25%)和Y181C(25.78%),NRTIs类药物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K65R(29.69%)和M184V(28.52%),PIs类药物的突变位点仅有三种,分别为M46I(3.52%)、L33F(1.95%)和K20KT(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最近治疗方案为3TC+TDF+EFV相比,最近治疗方案为LPV/r+3TC+AZT方案(AOR=0.99,95%CI=0.40-2.45)或LPV/r+3TC+TDF方案(AOR=0.17,95%CI=0.07-0.40)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更低;与VL>80000 copies/ml相比,VL1000-40000 copies/ml(AOR=18.34,95%CI=3.42-98.40)或VL 40001-80000copies/ml(AOR=2.09,95%CI=0.57-7.68)的患者更易发生耐药。2、在144例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年龄的中位数为34.01岁,目前未婚的占71.53%(103/144),中位治疗时间为32.48个月,基因亚型以CRF01_AE为主(79.17%)。共有96例发生了基因型耐药,耐药率为66.67%。对NNRTIs、NRTIs和PIs耐药的比例分别为65.28%(94/144)、55.56%(80/144)和2.08%(3/144)。55.56%(80/144)对NRTIs和NNRTIs双重耐药。NNRTIs类耐药最常见的是EFV(65.28%)、NVP(65.28%)和RPV(51.39%);NRTIs类耐药最常见的是ABC(55.56%)、3TC(53.47%)和FTC(53.47%)。NNRTIs类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有G190S(32.64%)和Y181C(30.56%);NRTIs类耐药突变位点主要是K65R(36.81%)和M184V(28.47%)。PIs类的耐药突变位点只有三种,分别是M46I(2.08%)、L33F(0.69%)和K20KT(0.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治疗时间≥61月相比,治疗时间为13~月(AOR=0.05,95%CI=0.00-0.81),或治疗时间为37~月(AOR=0.30,95%CI=0.05-1.70)的患者发生耐药的风险更低;与最近治疗方案为3TC+TDF+EFV相比,LPV/r+3TC+AZT方案(AOR=1.89,95%CI=0.39-9.18)发生耐药的风险更高,而LPV/r+3TC+TDF方案(AOR=0.11,95%CI=0.03-0.47)发生耐药的风险更低;与VL>80000 copies/ml相比,VL 1000-40000 copies/ml(AOR=143.89,95%CI=9.26-2235.76)或VL 40001-80000copies/ml(AOR=5.14,95%CI=0.58-45.78)发生耐药的风险更高。结论:辽宁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失败者的耐药率较高,最近治疗方案和横断面调查时病毒载量与全人群耐药发生相关。提示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耐药监测,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减少耐药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M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T2DM合并NAFLD患者的发病风险与血清中miR-33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到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患者,共75例,分为3组:按照《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选取NAFLD患者25例、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改革迫在眉睫。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以达到核心素养的真正养成,问题探究就是一个突破口,值得一线教师去思考、去摸索、去实践。笔者认为,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这个双边活动,既要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教师如果在"问"上下足功夫,就一定能使课堂变成探究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问",何处"问",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指数(BMI)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关系。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592例,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停经超过12个月、在除外妊娠后则临床诊断为绝经,根据所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得出未绝经女性有238例,绝经女性354例,按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纳入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2018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8例,且均来自内分泌科住院病房。依据体重指数,将纳入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体重过低组(DM-UW组)、糖尿病正常体重组(DM-NW组)、糖尿病超重组(DM-OW组)、糖尿病肥胖组(DM-OB组)。获取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糖、
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环境因素和各种遗传因子共同影响并且参与的一种复杂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据90%以上。低浓度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IR)是T2DM的主要原因。T2DM导致的心脑血管、眼、神经、肾等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成为影响全球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但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肥胖是T2DM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脂多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HCAR)与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第一内分泌代谢内科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337例。依据体质指数(BMI)水平,将纳入的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体重正常组(M0组:BMI<24 k
目的:为了评估双镜联合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我们回顾分析了分期与同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收集对比住院及随访数据,了解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分期和同期术中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老年患者提供可行性证据,给临床治疗这类患者提供术式参考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月1日的年龄≥60岁的胆囊结石合并轻型胆
目的:研究复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HTGP复发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1月收治的复发性HTGP患者21例(复发组),同期随机收集尚未达到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
目的:随着高能量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并且目前缺乏针对性的药物。NAFLD常进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癌,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肝内固有免疫反应活化对NAFLD的发生和进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巨噬细胞是固有免疫重要细胞组成之一,此前有研究发现Listr1遗传位点可能通过影响稳态下肝内巨噬细胞亚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的、与肥胖相关的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引起肝功能异常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本研究主要为了解辽宁省阜新市农村地区NAFLD的流行病学现状及饮食偏好情况,基于大样本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计超重肥胖率;探讨超重肥胖与NAFLD之间存在的关联;研究阜新市不同饮食偏好与NAFLD之间存在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