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熟悉度及变化类型对变化盲视影响的眼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标是有指代意义的图形符号,其在传达信息过程中具有快捷、形象、方便理解与记忆的优势。图标根据所传达意义的不同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有时对图标发生的变化视而不见,出现变化盲视现象。本研究以图标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变化盲视的迫选探测范式,探讨图标的熟悉度及变化类型对变化盲视现象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迫选探测范式,以在校大学生做为研究对象,采用2(熟悉度:高熟悉度,低熟悉度)×2(变化类型:结构变化,颜色变化)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以反应时、正确率及眼动指标为因变量,探讨不同熟悉度与变化类型对图标变化盲视现象的影响。为了减少被试的猜测率,实验二改变图标的呈现方式与反应按键任务。由图标单个呈现改为同时呈现配对的两个图标,配对的图标一个为高熟悉度,一个为低熟悉度;由实验一中“有变化”、“没变化”两个反应选项改为“左边图标发生变化”、“右边图标发生变化”和“没有图标发生变化”三个反应选项。依然是2(熟悉度:高熟悉度,低熟悉度)×2(变化类型:结构变化,颜色变化)双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以反应时、正确率及眼动指标为因变量,继续探究熟悉度与变化类型对变化盲视现象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熟悉度对变化盲视现象有显著影响,被试对高熟悉度图标变化探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熟悉度图标,反应时也显著短于低熟悉度图标。(2)变化类型对变化盲视现象有显著影响,被试对图标颜色变化的觉察正确率显著高于结构变化,颜色变化反应时显著短于结构变化的反应时。(3)熟悉度与变化类型对图标变化位置的定位速度影响有交互作用,眼动指标表明被试对高熟悉度图标条件下两种变化类型定位速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对低熟悉度图标颜色变化定位速度显著快于结构变化。(4)不同熟悉度图标单独呈现时,高熟悉度图标平均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低熟悉度图标;当高熟悉度图标与低熟悉度图标同时呈现时,对低熟悉度图标的注视次数及注视时间显著高于高熟悉度图标。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的研究结论是:(1)在图标变化探测过程中,越熟悉的图标越不容易发生变化盲视现象。(2)在图标变化探测过程中,与颜色变化相比,结构变化更容易发生变化盲视现象。(3)熟悉度对不同属性变化类型的变化探测有影响,高熟悉度图标无论是结构变化还是颜色变化,人们对变化位置的定位速度都比较快,而低熟悉度的图标发生变化时,人们对颜色变化的位置定位更快。(4)人们对低熟悉度图标的认知加工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对高熟悉度图标认知加工存在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抽象概念与身体感知之间的双向关系研究日益成为具身认知领域的热点。尽管国外一些实证研究证实了抽象概念和身体感知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但是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是否普遍存在,是否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联合实施“特岗计划”,特岗教师应运而生。特岗教师是一个特殊的
教师知识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并非只要具备充足的数学知识就能成为一位好的数学教师,还需要具有针对特定数学内容的教学知识,即数学
个性化解读是真实的阅读,是提升学生个性品质的阅读。为此,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倡导文本个性化解读。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批
代词解决是指当读者在读到代词时会利用上下文的信息为代词寻找一个先行词,从而完成代词的指认。在此过程中,影响代词解决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句法因素,另一种是语义因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