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触形成和可塑性是神经环路建立和神经系统可塑性的基础。突触形成主要决定于遗传和发育过程的调控,而突触可塑性则主要依赖于突触的活动和经验(学习和记忆),二者均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并伴有显著的形态学改变。 兴奋性突触突触后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主要是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和NMDA(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二者协同完成兴奋性突触的传递和介导复杂的生理功能。已知NMDA受体与许多复杂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有关,如突触的可塑性、长时程增强作用(LTP)、学习和记忆、兴奋性神经毒性、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等。 已克隆到3个编码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的基因家族,即NR1-NR3。其中NR1为一个独立的基因,但可产生8个剪接变体;NR2共有4个相关的基因,NR2A、NR2B、NR2C和NR2D;NR3则有2个基因,分别为NR3A和NR3B。重组受体的研究表明:NR1亚单位是NMMDA受体复合物的必需组分,而不同的NR2亚单位则可与NR1形成具有不同通道特征的NMDA受体复合物。NR1不同的剪接变体也赋予NMDA受体通道不同的功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