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的内生与扩展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go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与“仁”是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两个核心命题。自孔子开始,以秩序为基点,围绕着对“礼”与“仁”关系的探讨,先秦儒家得到了表相迥异,而实质一致的政治理论。孔子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开创者,也正是孔子首先将“礼”与“仁”确定为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基于对“礼”与“仁”关系的探讨,孔子构建了新的秩序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点也就是“礼”与“仁”。“仁”根植于人性,本于人的自然情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础与桥梁。孔子将“礼”存在的基础视为“仁”,一方面解决了春秋以来的“礼”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作为人性道德体验的“仁”通过“礼”的途径自然的进入了政治领域,获得了理所当然的政治意义。以秩序为基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向两个方向延展。一则向外,是现实的政治秩序,遵循“仁”外化为“礼”的思维路径,以“礼”为基本法则;另则向内,顺应人的自然情感,是思想的秩序,遵循“礼”内化为“仁”的思维路径,以“仁”为最高准则,源于道德的自我完善,从塑造人性的层次完成了理论的升华。这样,孔子政治思想外在则以“礼”维持政治秩序,内在以“仁”塑造人性,继而构建道德秩序,创造政治秩序,在他的政治思想之中道德理念与政治现实自然的融为一体,政治秩序的获取首先源于道德秩序的构建,整个孔子的政治思想也因此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色彩。孔子开创的“礼”内化为“仁”以及“仁”外化为“礼”的致思理路,经孟子和荀子的拓展而趋完善。孟子以性善论和民本说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在孟子看来民本说是性善论内在逻辑之必然,而性善论则以民本说为目的和意义。孟子发扬了“礼”内化为“仁”这一致思理路,他弱化了“礼”的重要性而大彰孔子“仁”的意旨,其秩序归复理路从深层人性出发,塑造人性,构建道德秩序,继而创造政治秩序,在其政治思想之中政治是道德的一重境界,政治本于道德,道德亦即政治。荀子整个政治思想则是围绕着“仁”外化为“礼”而展开的,其“礼”论也就是其“仁”论。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的情欲的无度扩展破坏了社会应有的良好秩序,故必须由圣人化性起伪,制“礼”以节制之,教化之。荀子政治思想客观上论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然而荀子尊君,却并非对其毫无限制,他强调“从道不从君”,认为君主只有在道德修养和政治实践之中均贯彻“礼义”才能获取统治的正当性,将君主统治的权力解释为统治的义务,基本秉持了儒家的一贯立场。先秦儒家政治思想一般以浓厚的道德政治色彩而引人注目,而本文认为秩序实为先秦儒家道德政治观的首要价值。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秩序化特征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起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认识和厘清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这一特征,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提出了以行政公开、公共信息的及时透明为核心内容来革新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制度。其具体做法:一是澄清认识,走出全能政府独治主义和行政信息由政府垄断保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对243例诊断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的NAFLD进行分析,分析4组间体重指数(BMI)、
<正>当所有人都在为堆积如山的垃圾烦恼时,Michiaki Shigehiro的烦恼可谓无人能解。“我每天都在努力寻找更多的垃圾”,Michiaki Shigehiro面情严肃地说。事实上,他每天平均
汉娜·阿伦特运用苏格拉底哲学中的“思考”概念,原创出“政治根本恶”起源的重要概念——无思。无思内涵几乎贯穿了阿伦特任何著作,是阿伦特政治哲学的核心与实质。阿伦特对
美国国务院星期二正式宣布,美国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包括66架F-16V战斗机在内的80亿美元军事装备,这一方案需要国会批准,但国会几乎不可能拒绝这一军售案。$$这是中美建交40年来
报纸
本文对低渗透油层的主要特征和渗流机理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对油水井近井地带的污染因素做了全面的分析。结合高能气体压裂的作用机理,对此项技术的适用岩性、分类特点、施工
加氢工艺是目前生产清洁油品的关键技术,其中,高效加氢催化剂制备技术是提高加氢技术的关键。常规加氢催化剂一般首先制备成Co(Ni)-Mo(W)的氧化态,在使用时通过器外或器内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但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按照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数表示,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原有的阅读来源、阅读方式、阅读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也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提供了一个
欧克肖特认为对于“政治应该做什么”有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它们分别为“信仰的政治”和“怀疑主义的政治”。卢梭是前一种思路的代表,相信人能控制、设计和监管社会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