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6>,5'-环嘧啶核苷化合物和O<'8>,5'-环嘌呤核苷化合物的合成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肝、肿瘤、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针对这三种病症,寻求高效低毒的药物,一直是药物化学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核苷类化合物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抗癌、抗病毒潜能的一类药物。迄今,治疗上述三种疾病的药物虽己得到广泛研究,但这些药物仍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药效低、副作用大、制作成本昂贵等。因此,研究理想的新药物,对药物化学工作者来说依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众多核苷类化合物中,环核苷类化合物有其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作为潜在的酶修复药物,更多的用在通过其开环后合成其它核苷类药物。鉴于此,我们设计并完成了O6,5-环嘧啶核苷化合物和O8,5-环嘌呤核苷化合物的合成工作。 首先,以核苷化合物为底物,将核苷糖环上2,3-羟基异丙叉保护,我们经过尝试多种保护体系,最终确认HClO4/CH3COCH3为最佳体系。该方法改进了常用的异丙叉保护体系,可以高产率的得到一系列异丙叉保护的核苷化合物,并且大部分产物直接从溶液中经过酸碱中和后重结晶得到,避免了柱层析,为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然后,我们以合成的各种异丙叉保护的核苷化合物为底物,在I2/NH3·H2O体系中将5位OH与嘧啶碱基的6位环合。该方法一步反应得到O6,5-环嘧啶核苷化合物,避免了传统的两步或两步以上的合成路线。在此基础之上,在微波辅助下和水溶剂的条件下,以氢氧化钠为碱,碘为催化剂,一步反应得到O8,5-环嘌呤核苷化合物。 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简单,所采用的试剂毒性较小,产率较高,反应时间短,后处理方便,污染小,仪器简单,是合成环核苷化合物简便、有效的绿色合成新方法。所合成化合物生物活性以及开环等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两步液相还原法和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各种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银,采用化学镀法在纳米碳管上成功包覆了纳米银,并将制备的纳米银和纳米碳管/银复合粉体
1.以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酯为链转移剂,AIBN为引发剂,成功地合成出分子量可控和分子量分布较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本论文在理论上研究了两个反应体系的机理,并在理论上对甲醇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分子设计。   1、采用MP2从头算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全参数优化了CH2O、CHO分
纳米结构在物理和化学行为方面填补了原子与其宏观体结构之间的空白。二十一世纪人们期待着以各种尺度和形貌的纳米材料为结构单元,进一步构筑其它的有序复合和组装,以便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