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在静脉溶栓前后均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通过分别分析SWI上不对称血管征(AVS)显示情况与AIS患者基线资料情况,进一步解释AVS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分析溶栓前AVS显示情况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及分型的关系,为静脉溶栓前的临床决策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帮助临床医生规避出血风险。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前瞻性收集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因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或狭窄入院,发病在4.5h以内且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药物选用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所有患者在溶栓前后三天内均行DWI、3D-TOF-MRA、SWI、T2-Flair扫描;溶栓前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对病人行神经系统症状评价,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通过严格的入组标准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本研究共纳入59例患者。2.MRI检查:采用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T MR成像系统,标准8通道头颅线圈。常规扫描时,患者采取仰卧位,头部先进;扫描序列包括DWI、3D-TOF MRA、SWI、T2Flair,扫描总时间约559s(9分19秒)。3.图像分析:由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对DWI、3D-TOF MRA、SWI及T2Flair图像进行分析:(1)关于超急性期AIS病灶的定义: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且在ADC上呈低信号。梗死面积的大小采用半定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分)进行表示。(2)关于AVS评价:AVS主要包括不对称皮质静脉征(ACVS)和不对称髓质静脉征(AMVS)。因为本研究中没有发现ACVS-、AMVS+组的病人,所以根据已有AVS显示情况,将其分为3组:ACVS+、AMVS+组;ACVS+、AMVS-组;ACVS-、AMVS-组。(3)关于出血转化(HT)评价: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ECASS)公认的出血转化模式主要包括出血性梗死(HI)和脑实质血肿(PH),两者进一步可分为HI-1、HI-2以及PH-1、PH-2。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连续变量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来表示。连续变量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来表示。连续变量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法和χ2检验,并进行检验水准调整,以P<0.0125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并将P<0.1的变量再纳入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符合入组标准的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9例,平均年龄63.19±12.93岁,男性患者43例(72.9%),溶栓前(入院)NIHSS评分11.14±3.27分,溶栓前DWI-ASPECT评分5.54±1.62分。在本研究59名AIS患者中,我们没有发现只有AMVS而没有ACVS的患者,因此我们根据其结果分为三组:ACVS+、AMVS+37例(62.7%);ACVS+、AMVS-13例(22.0%);ACVS-、AMVS-9例(15.3%)。静脉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有23例(39.0%),其中HI型有9例(39.1%),PH型14例(60.9%)。2.在ACVS+、AMVS+;ACVS+、AMVS;ACVS-、AMVS-三组之间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溶栓前NHISS评分(F=62.906,P<0.001)、DWI-ASPECT评分(F=29.547,P<0.001)及血管狭窄程度(X2=40.433,P<0.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任意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5)。3.在无出血组、HI组、PH三组间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血管再通(X2=10.033,P=0.007)及AMVS征阳性(X2=12.078,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对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责任血管再通(P=0.012,OR=6.831,95%CI:1.517~30.765)以及AMVS阳性(P=0.044,OR=6.980,95%CI:1.053~46.266),分别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并且AMVS阳性患者出现PH型出血几率(100%)较HI型(66.7%)高。而ACVS阳性(P=0.694,OR=1.787,95%CI:0.099~32.319)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产生尚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1.超急性期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半球ACVS及AMVS的形成与溶栓前NHISS评分及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与DWI-ASPECT评分呈负相关。2.超急性期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血管再通及AMVS征阳性,而且AMVS阳性患者出现PH型出血几率较HI型高。但ACVS阳性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尚未发现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