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成形6061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以及密度、硬度、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对喷射成形6061铝合金的沉积态、挤压态和热处理态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研究,总结了从喷射成形制坯到挤压到热处理完成整个工艺过程中6061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并与相同工艺状态的熔铸态6061铝合金进行了对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轮廓呈高斯分布曲线状、相对密度达96.4%的6061铝合金沉积锭。喷射成形坯锭中部外层组织最好,为细小等轴晶,Mg2Si相和AlFeSi相分别弥散分布于晶内和晶界。而熔铸态合金晶粒粗大,Mg2Si相偏聚于晶界处,组织很不均匀。但喷射态合金由于组织内存在的孔隙,各项拉伸力学性能都比熔铸态合金低。(2)当挤压比为6.25时,PJ(喷射+挤压)态6061铝合金晶粒横向尺寸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变小,纵向晶粒越来越细长;合金在挤压温度低于150℃挤压后达到全致密,高于150℃挤压后未达全致密;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断后伸长率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挤压温度为250℃时,PJ态6061铝合金晶粒横向尺寸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减小,纵向组织变化不大;合金在挤压比高于10.41时挤压后达到全致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都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升高,但硬度受挤压比变化的影响却不大。喷射成形6061铝合金最佳挤压致密化工艺为:挤压温度250℃、挤压比25。经该工艺挤压后合金抗拉强度提高了68.8%,屈服强度提高了97.1%,断后伸长率提高了87.9%。PJ态和ZJ(熔铸+挤压)态合金的晶粒大小差不多,都为1μm左右;PJ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都高于ZJ态合金。PJ态和ZJ态6061铝合金的断裂机理都为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3)合金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则先增大后减小;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后伸长率却一直减小;合金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曲线随时效保温时间的延长呈驼峰状变化,断后伸长率则变化不大,只在17h时有所增大。晶内析出相的形态和数量随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喷射成形6061铝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30℃固溶1h+175℃时效8h。经该工艺热处理后合金抗拉强度提高了9%,屈服强度提高了18.8%,但断后伸长率降低了25%。PJR(喷射+挤压+热处理)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比ZJR(熔铸+挤压+热处理)态合金分别提高了5.5%、7.8%、14.2%。PJR态和ZJR态6061铝合金的断裂机理都为微孔聚集型的韧性断裂。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辛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同型半胱氨酸、辛伐他汀或两者联合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时间点后,用核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作为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高校来说,传统的经济管理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迫
我国现行法在缺席判决制度上存在着诸如对原告和被告的缺席情形分别适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条文缺乏严谨性而使条文之间形成隐形冲突等缺陷,其主要焦点问题涉及对“缺席”内涵
我国学界对农民负担制度改革思路的研究集中在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改革的配套措施、税费负担的主体、农业税制的改革、"费改税"问题、减免农业税、统一城乡税制及建立覆盖城乡
雷达指挥想定推演是雷达兵部队指挥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PDCA循环方法探讨雷达指挥想定推演训练的控制管理问题,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法。
<正>原创类文学网站的雏形,是个人文学网站中的原创论坛,如清韵书院、榕树下等。与之相比,起点中文网(下文简称"起点")只能算是后辈,其不同之处是,它在创立不到一年后便迅速
本人从事杭州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深知医疗器械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我院较早使用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医疗器械,也极大提供
双频共用和多频共用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的设计是目前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多频共用可扩大通信容量,实现一站多用,大大降低成本。多频段共用天线是目前研究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如娱乐活动、展览活动、体育赛事、庆祝活动等这些大规模的人群密集活动将会愈加频繁出现,这些公共活动的安全问题成为相关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6%,2002年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到2005年上升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