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碳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点(CDs)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最初由Xu等人在2004年利用电弧放电纯化CNT时被发现。由于其独特的荧光性能、低生物毒性、环境友好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广泛的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在2010年以前研究者大多只关注碳点的性质,2010年以后拓展了碳点的应用。但是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忽略了碳源的重要性。在能源日趋紧张的今天,以生物质材料作为碳源来制备碳点,受到越来越多研究工作者的关注。生物质碳源与其他碳源相比,首先其来源是生态友好的天然无添加物,具备很多制备碳点的优势,包括价格低廉,易于获取,绿色环保,资源丰富等。此外,还可将低价值的浪费转化成高价值的碳点材料。因此,如何选取合适的碳源,并设计合成多功能复合材料十分重要。本文分别以芥菜籽、小茴香和大蒜以及黑米作为碳源,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出了不同的荧光碳点,并对这些碳点在离子检测、温度传感和生物成像等方面的应用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芥菜籽为碳源,采用水热法简单快速合成绿色荧光碳点,而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试剂修饰或钝化。合成的碳点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质,绝对量子产率达到17.92%。同时,在外界环境如pH和离子浓度变化的时候,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很小。合成的碳点对Fe3+在10μM到75μM的浓度范围内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0.41μM,说明碳点可以用作有效的荧光探针,成功用于无标记检测环境水样。同时,可以用于定性的检测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Hok)中的Fe3+离子。更重要的是,通过UV-Vis、FT-IR、XPS,XRD、SEM、TEM和荧光寿命等系统地研究了荧光猝灭的机理,提供了碳点和Fe3+离子之间形成非荧光基态络合物的直观证据。事实证明,Fe3+离子引起荧光猝灭的机理是聚集诱导的猝灭和静态猝灭。2、以小茴香和大蒜为共同碳源,通过XRD、XPS、FT-IR、Raman和TEM等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进行一系列表征,所制备的碳点分散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nm左右。样品具有出色的荧光性质和稳定性。样品可以同时检测出Fe3+和Cu2+,检出限分别为0.37μM和2.67μM。而且它具有优良的温度依赖性,可逆性和可重复性等性质,可用作温度传感器,碳点的热灵敏度为0.58%℃-1。3、以黑米为碳源,采用水热的简单方法快速合成了荧光性能优异的CDs,它同时具有激发不依赖和激发依赖的荧光性质。这种CDs表现出在不同pH(4-8)和NaCl(浓度:0-1mM)溶液中很好的稳定性,对不同金属离子具有免疫力以及低的细胞毒性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可以作为一种出色的成像剂应用于生物体内的细胞标记。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纷纷进行道路改建,汽车保有量也大幅增长,导致交通状况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我国原本使用的欧洲行驶工况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汽车行驶的运动学特征。因此,结合我国道路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汽车行驶工况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另外,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对于相距较远的城市来说,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道路状况也都有很大的不同,从而使得受这些因素影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噪声对图片造成干扰,例如相机抖动,物体运动等一些相对位移会造成运动模糊,导致图像模糊不清,所以图像去模糊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用于图像去模糊的深度学习方法通常使用成对的清晰模糊图像来训练模型。但是,合成模糊图像不一定能在现实情况下有足够的准确性对真实的模糊过程建模。本文深入研究了目前流行的图像去模糊算法,如SRN、DeBlur GANv2、等,以深度学习算法作为基
火灾已成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传统的火灾探测大多采用单一的火焰传感器进行识别,火情监控区域有限,发生火情时仍采用人工主动灭火,存在处理火情效率较低,故障率高等缺陷。同时传统防火系统在火情识别精度、处理速度和智能化方面也有所不足。未来对于防火系统的设计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智能防火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物联网通信,智能控制,计算机软件,图像采集,火焰
激光光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燃烧诊断、医学、工业、农业等领域。基于朗伯比尔定律,激光吸收光谱的测量灵敏度和激光与物质作用的有效光程(Optical Path Length,OPL)有直接关系。增加有效光程可以使气体吸收信号的幅值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提高OPL的常用方法是使用多光程池(Multipass Cell,MPC)。传统的多光程池包括Herriott型MPC、White
学位
学位
防爆无轨胶轮车在现代煤矿的辅助运输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煤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自身的结构较为复杂,加之煤矿井下环境恶劣,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使得无轨胶轮车的故障率较高。为了保证车辆在井下的安全运行,必须加强对防爆无轨胶轮车故障诊断的研究,减少车辆故障的发生,提高车辆的运行稳定性。本文以防爆无轨胶轮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无轨胶轮车的特性和故障特点,总结车辆各系统组成及常见故障。研究故障树分
近年来灰霾事件频发,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存在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PM2.5是由多种污染物组成的一种复合型污染物,虽然重金属元素在PM2.5中的含量较少,其通过呼吸随PM2.5进入人体后,仍可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危害,因此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和地区,对工业聚集地区的关注较少。焦化工业在山西省中部地区呈现出集群式的分布特征,为了解这一地区内典型焦化污染区域大
学位
为满足独联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市场的不同需求,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课题依托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为改善客货两运六轴宽轨电力机车的动态特性,本文主要研究机车车体-构架-轮对-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悬挂系统对车体平稳性及舒适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六轴宽轨电力机车动力学评价指标及轨道不平顺激励,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将频域轨道谱变换为相关的模拟时间序列,得到轨道谱的数值模拟图像。对六轴宽轨电力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