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有利于切入正题,对世界近、现代经济增长的概况通过下表进行大致描述。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期,世界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是差别很大的,而且不同国家的增长率差异也很大,并且经济高速增长现象仅发生在近两个世纪。因为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与人们的福利关系密切,所以研究者力图探求经济增长之谜,以更好地理解已经发生的经济增长现象和促进未来的经济增长。面对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增长的差异问题,卢卡斯(Robert E.Jr.Lucas,1988)曾经说:“这些问题所包含的人类福利后果是令人震惊的:一个人一旦思考这些问题,他就很难再去思考其他问题。”倾心于经济增长有关问题的迷人魅力,很多研究者把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倾注到探索经济增长之谜中去。他们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也就构成了今天所谓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也就从客观上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本文就按历史时间顺序把这些研究成果划分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在此需要提及的是,虽然与增长有关的主题很多,比如健康、不平等、教育、污染、可持续、自由等其他很多别的主题,这里不考虑这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和增长本身一样重要,而只是把精力集中于经济增长理论演变自身,而且更关注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本文按照三条主线来评述经济增长理论。一、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是经济增长活动的现实发展,是经济增长理论演变的现实逻辑主线;二、经济增长模型的逻辑发展,尤其是生产函数及其所包含投入要素外延和内涵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理论逻辑主线;三、研究方法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增长理论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工具的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方法逻辑主线。可以说,这三条逻辑主线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脉络。解释人类经济增长运行活动层面的不同,采用生产函数的不同,以及生产函数中变量外延和内涵的不同,所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不同,就造成了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的本质差别。本文包括以下重要部分:一、绪论简单介绍本文写作的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二、经济增长理论的构成要素经济增长理论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一些假设和某种研究方法研究国民产出的增长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构成增长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做一介绍。它们包括: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对象;经济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意义及其区别;资本、劳动、技术、生产函数等概念的定义以及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应用;增长的收敛、稳态增长的性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等。三、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框架的建立这个部分介绍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出现在此前的经济增长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前古典时期的经济增长思想,即为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建立积蓄力量的时期;二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框架的建立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重农主义者(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重商主义者(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年)和坎蒂隆(RichardCantillon,1680-1734))等代表人物的经济增长思想;第二阶段主要是古典经济理论代表人物的经济增长思想,有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等。四、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也是经济增长理论从古典阶段到新古典阶段之间的重要过渡阶段。学者一般公认哈罗德和多马模型(Harrod-Domar Model)是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次革命,他们的贡献使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用数理工具建立规范的模型对经济增长及其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进行分析研究。五、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第二次革命也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发展阶段,这里主要介绍索洛和斯旺模型(Solow-Swan Model)和拉姆齐、卡斯和库普曼斯模型(Ramsey-Cass-KoopmansModel)。当然也有很多别的模型可以归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而且以上两个模型也分别被很多研究者扩展和改造,但结论和影响都没能超出这两个模型,所以就没有对其模型进行介绍。六、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也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发展阶段,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其包括很多内容,文献繁多。这里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贡献进行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前期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者虽然试图把技术、人力资本、知识和其他因素引进生产函数,使经济增长内生化于所创建的模型。不过,由于当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还很强劲,别的经济学分支还没有给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方法和研究工具,最重要的是决定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最根本因素——经济增长现实的发展——还没有使这些需要内生化的因素在经济运行的增长过程中凸现出来,所以这些模型并没有把这些因素真正内生化,而只能被称之为半内生模型,即经济增长率的决定仍然需要外生于模型外的因素。其二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繁荣昌盛阶段,这个时期的模型才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当然根据内生因素的不同它们又可以分为几个类别。七、现代研究方法和古典研究方法兼顾的阶段由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中很多模型中,制度要素的缺失造成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不够。所以研究者采用现代研究方法和古典研究方法制度纳入模型和分析框架,形成了制度经济增长理论和演化经济增长理论,当然研究也兼顾了其他诸如地理、自然资源和人口等因素的探讨。八、工业革命、经济危机、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增长理论演变经济运行活动重大事件的发生、技术革命及其引起的工业革命都给经济学流派的产生和演变创造了契机,对于经济增长理论亦是如此。纵观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历史,便可看到它们和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经济危机这些人类经济活动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有密切的关系,本部分就尝试揭示它们之间的某些关联之处。九、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证研究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增长有关数据的整理和收集,给分析一个国的经济增长和比较各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方便。本部分就对此简单介绍,主要有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对一些模型和理论的实证检验,对一组国家增长现象的比较研究等。十、新的尝试和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这一部分综合了涉及到经济增长的几乎全部重要要素,创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经济增长模型。而这个模型会随着所考虑要素的不同和分析方法及工具的不同而退化为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和理论。纵观人类经济增长活动的进化历史,在不同进化历史阶段,各种要素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增长活动和理解表述经济增长活动的经济增长理论。根据模型、理论和思想产生的历史和经济背景、所用分析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模型假设和理论逻辑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理论分为以上几个阶段。在行文中,本文采用历史描述、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描述。从而对这些理论贡献进行很好的掌握,并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创新和局限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及尝试找到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