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烧粉煤灰陶粒制备及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燃煤发电大国,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火力发电后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粉煤灰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一。本文利用Ⅱ级活性粉煤灰为原材料,实现了由粉煤灰到免烧粉煤灰陶粒再到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的转化,本文主要工作及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研究了Na2CO3、Ca(OH)2、CaO、Na(OH)等四种碱性激发剂对Ⅱ级粉煤灰活性激发效果,以用于免烧粉煤灰陶粒制备。试验结果表明:CaO对Ⅱ级粉煤灰活性激发效果最好。2.本文利用Ⅱ级粉煤灰为原材料,以P.Ⅱ52.5水泥、生石灰、速溶硅酸钠、脱硫石膏为外加剂,采用蒸汽养护制备出免烧粉煤灰陶粒。以筒压强度、1h吸水率、堆积密度为陶粒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单一变量试验研究了外加剂对陶粒性能的主要影响。设置正交试验探究外加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各因素对陶粒性能影响程度,并利用矿物分析和扫描电镜解释陶粒强度机理。结合单一变量和正交试验给出新型免烧粉煤灰陶粒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该陶粒满足国家规范《GB/T 17431.1-2010》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要求的900级人造轻骨料标准。3.本文通过总结经验,对免烧型粉煤灰陶粒制备工艺方法做出优化,提出了新的生石灰添加工艺、水添加工艺、成核工艺、养护工艺;提出了生石灰制浆-湿物料制备-成球盘成球-筛分-自然养护-保湿养护-蒸汽养护的免烧型粉煤灰陶粒制备工艺路线。该工艺具有原料利用率高、生料球初始强度高、破碎率小、陶粒筒压强度高等优点,与传统烧结粉煤灰陶粒相比造价更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本文以自制的免烧粉煤灰陶粒为粗骨料制备轻骨料混凝土,利用玄武岩纤维改善陶粒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增强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增强陶粒混凝土达到《JGJ/T 12-2019》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要求的LC45级结构用轻骨料混凝土标准。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蔓延与扩张,人们对传统与自然的记忆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应接不暇的高楼的矗立与其中所充斥着的冷漠情感。久居城市的人们渴望自然与宁静,期待人文与情怀。因此,以重视人的情感体验为古镇旅游发展基础,营造具有本土认同感及环境归属感的古镇环境十分重要。但古镇可持续旅游发展问题却日益严重,超负荷的人流量及现代生活带来了古镇环境负担的同时也增添了环境噪声和丧失特色声,对风景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少,国务院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以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为主的工业化建造方式是实现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今年抗击疫情工作中,火神山与雷神山应急建筑在十余天之内拔地而起,施工速度令人十分惊讶。市场充分认识到其效率与优势。装配式建筑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契机。论文紧随国家最新政策,以预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PC部品体系为研究对象
组成不变的前提下,结构对高温下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泡沫密度对高温下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探究泡沫密度引起泡沫混凝土高温下强度差异的机理。通过制备三种干密度(400、500、7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验证了他们在高温下的干密度、强度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以700kg/m~3的泡沫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的粉煤灰掺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种配比下分别基
徽州古村落作为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体系,体现了人、建筑、环境相互融合的和谐状态,是有机的生命体。本文以徽州呈坎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深入探究其生生不息的空间环境背后所蕴含的营造特征。本文从生命之境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古村落的生命力体现在建筑、自然、生活及精神四个层次,满足了生命主体的身体需求及精神需求,并且形成了人、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的和谐境界。在此基础上,从呈坎古村落的整体空间及外部空间生命之境的营
硬岩地质是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地质条件。岩石材料在形成过程中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物理特性非常复杂。其动态力学参数和破岩效率的研究,对于工程施工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抗压强度相差较大的两种砂岩材料(红砂岩、灰砂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实验(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岩石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近年来,建筑业对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可。如何计算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对采取节能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为准确计算出建筑物的能耗,论文对建筑物生命周期能耗评估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已有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与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建立了国内的建筑材料单位能耗数据库。该能耗数据库共有164个能耗数据,分为7大类:金属类建材、玻璃陶瓷类建材、水泥类建材、墙体材料类建材、天然物质
作为钢铁年产值最大的国家,我国在“十三五”时期的钢渣年产出量已经超过了一亿吨,而这些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不到30%,大量未经处理便露天存放的钢渣正在对国家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化学成分与水泥熟料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所以将其作为原材料用于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应用空间。然而,其内部含有的f-Ca O和f-Mg O遇水反应后会生成Ca(OH)2和Mg(OH
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深入,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功能升级、工业文化传承、城市特色彰显等方面优势明显的改建型创意街区引发公共广泛关注。外部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洞悉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升空间活力,成为优化城市环境品质、突出园区价值特色以及丰富公众体验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具有实际意义的合肥市改建型文化创意街区外部空间环境提升策略。首先,通过解读改建
当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老龄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相比其他年龄群,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总体下降、慢性病增多,社区医疗需求急剧增加,社区医疗设施的建设关系老年人健康生活与社区养老服务的顺利开展。当前社区医疗设施存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服务距离过大,供给不足与配置不均等问题,研究社区医疗设施的适老化布局与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此次研究首先对社区医疗设施相关概念及老年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高层建筑与地下空间建设导致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不但要确保结构稳定,还需要有效地控制周边地面的沉降变形,特别是在富含地下水区域,由于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地面沉降程度更加严重、其机理更加复杂。本文通过开展室内物理实验,研究基坑降水与开挖对地层变形的叠加效应,分析基坑降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针对实验过程土体力学参数变化,进行考虑孔隙率变化的仿真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