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3年,Belle实验合作组第一次在实验上发现了X(3872)的奇特态之后,随着高能物理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含隐粲(cc)和隐底偶素(bb)的强子态被发现,比如:X(3915)、Y(4260)、Z(3930)、Zb(10610)、Zb(10650)等XYZ粒子。理论上四夸克态是这些XYZ粒子的一种可能解释。其实在1997年D.V.Petrov和M.Polyakov就提出了可能存在夸克成分是ududs的五夸克态:(?)+,随后在2003年,LEPS实验合作组通过γn→K+K-n的衰变道发现在1540 MeV附近发现了 一个奇异数S=+1的五夸克态,该态的信号显著度达到4.6τ。该实验结果的引起了许多理论学家和实验学家的兴趣,很多实验组对这一结果都给出了正面的结果,而在2004年之后由于实验精度的提高,实验结果证实(?)+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们对于五夸克态的寻找并没有因此停止。终于在2015年,LHCb实验合作组在∧b0→J/ΨK-p的衰变过程发现了两个含隐粲的五夸克态:Pc(4380)+和Pc(4450)。在2019年,LHCb实验组更新了他们的数据,发现了新的三个Pc态:Pc(4312),Pc(4440),Pc(4457)。另外对于六夸克体系的研究也在进行中,在1977年利用MIT bag模型预言了 H-dibaryon(uuddss),而在1989年Goldman等人也提出自然界可能存在双重子d*(uuuddd,IJP=03+)。对于双重子d*的研究一直持续,直到2009年CELSIUS/WASA和WASA@COSY实验组通过对于Abashian-Booth-Crowe效应的研究发现存在新的共振态d*,该共振态的量子数是IJP=03+,质量大约是2370~2380 MeV,衰变宽度大约是70~80 MeV。最近,双重子d*被A2@MAMI实验合作组在γ+d→p+n的极化反应过程中确认存在,并且认为双重子d*的质量比△△的理论阈值要低80 MeV,比△πN的理论阈值要高80 MeV。双重子d*存在的这样的特征与接近阈值的XYZ粒子是有很大差异的,另外,XYZ粒子包含重味,而d*(2380)粒子夸克成分是轻夸克。综上可以看出,随着高能实验的精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奇特态粒子被发现,所以多夸克体系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于强子世界的理解。研究多夸克体系的基本理论是量子色动力学(QCD),它主要是描述夸克间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根据量子色动力学的特性可以知道,在高能区时根据QCD的渐近自由的性质,夸克,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按α进行微扰展开,但是在中低能区,夸克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很强,所以只能采用非微扰的方法来研究强子的性质、强子-强子相互作用和多夸克体系。在引言中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非微扰方法,比如:格点QCD,Dyson-Schwinger方程,QCD求和规则和夸克模型等,其中在描述实验数据方面目前最好的理论方法是夸克模型。夸克模型除了能很好的描述实验上基态的强子性质和强子间的相互作用,在预言新的粒子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本文除了对于所研究的五夸克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阐述,同时还会介绍夸克模型的特点和方法,对于可能存在的五夸克态利用夸克模型进行动力学计算。本文主要是从五夸克态的角度对一些强子态:Nφ,NK和∧c(?)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手征夸克模型寻找Nφ的束缚态。为了看清楚结果对模型参数的依赖性,我们取了三组参数,对于夸克成分是uudss的五夸克体系进行了严格的动力学计算。计算表明在单道计算中,三组参数下都没有束缚态的存在,在第一组参数下并且在考虑道耦合效应下,Nφ是一个束缚态,这表明道耦合效应对于是否存在束缚态有很重要的影响。然后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的框架下,利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夸克成分是uudds的五夸克态,单道计算结果显示量子数是I=0,JP=1/2-的NK*,I=1,JP1/2-的△K*,I=2,Jp=3/2-的△K*都是束缚态,但当这些道与其他的开道耦合进行散射计算时,结果表明这些束缚态都变成了散射态。在量子数是I=1,JP=5/2-的体系里,仅仅有一个道且是一个束缚态:△K*,它的质量是2110.5 MeV。目前所有的计算我们只考虑S波,但是△K的D波可以通过张量力和△K*的S波耦合,由于张量力很弱,相信通过S-D耦合效应可以使△K*称为一个共振态。最近LHCb实验组了五夸克态Pc态,所以我们相信极有可能存在类Pc的五夸克态。对于类PC的带奇异数的五夸克态:∧c(?),我们主要是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的框架下来研究它们的性质,我们对∧c(?)体系进行了动力学计算。我们发现虽然对于体系IJP=01/2-的物理道进行单道计算没有束缚态,但是通过考虑道耦合,计算发现一个能量是4094.3MeV的束缚态∧ηc。对于量子数是IJP=03/2-体系,它的结果和量子数是IJP=01/2-体系的结果类似,一个束缚态∧J/Ψ通过考虑道耦合效应得到,该束缚态的能量与文献[137]中预测的∧c(?)(4213)较为一致。另外,这些结果也再次体现了道耦合效应对于束缚态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对于IJ=11/2-,13/2-,15/2-体系,因为所有道的等效势能呈现的是排斥,所以体系不存在束缚态。目前所有的计算都只是考虑了轨道较量为0的情况,对于其他的分波影响没有给予考虑,未来的工作我们会将所有可能的分波影响考虑到计算中,除此之外,未来我们还会考虑利用非淬火夸克模型来研究奇特态,因为根据量子色动力学理论和强子谱的实验数据,在真空中激发出一对正反夸克对所需要的能量和激发一个轨道角动量所需的能量相当,甚至更小,所以在传统的观念下重子和介子,就不是纯由三个夸克和两个正反夸克构成,而是要考虑在真空激发的正反夸克对所组成的五夸克和四夸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