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面天线间隔离度提升的材料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舰船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舰船综合射频技术的应用,舰船天线通过主流有源相控阵技术或复合天线技术实现天线的阵面化,并与舰船的上层建筑(或桅杆)共形布置。相对于传统的离散天线,共面天线增多的趋势改变了舰船上层建筑的电磁特性,天线间的耦合形式由传统的直接耦合变为直接耦合和表面波耦合的共同作用。这种变化给舰船天线间的电磁兼容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能量隔离的方法,在舰船共面间的耦合路径上应用吸波材料、金属挡板和EBG结构,来提升天线隔离度。本文主要建立共面天线电磁波传播模型。理论上分析共面天线间的耦合形式和材料对耦合能量的抑制原理。然后通过试验或仿真研究了材料的有效性。针对吸波材料和金属挡板,通过试验验证材料的隔离性能。试验分别在暗室和舰船模型平台上进行,研究吸波材料涂覆范围对固定间距的共面天线间隔离度的改善情况,吸波材料在1GHz-18GHz都有一定的效果,其中4.5GHz-6GHz隔离度有10dB作用的提升。在10GHz-18GHz频段内,对隔离度的有15dB-20dB的提升,效果也较为明显。然后研究了金属挡板高度和层数对固定间距的共面天线间隔离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挡板的电长度从0到1.6变化时,隔离度提升较为显著,达到6dB/λ,当电长度增大到4λ以后,隔离度提升了10dB左右,进一步增大高度后隔离度提升不够明显。针对EBG结构,采用仿真的方法,以S波段共面天线隔离为应用案例,研究了S波段的EBG带隙结构的设计方法,并采用相关的方法研究了EBG结构尺寸参数对表面波带隙范围和衰减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应用EBG结构前后,S波段的喇叭天线副瓣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喇叭天线副瓣在安装EBG结构后降低了10dB,间接证明了EBG结构对共面天线隔离度提升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这是一份根据桂林市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的翻译合作项目而撰写的实践报告。核安全问题不仅是军事问题,更是关乎全世界的和平问题。由于其特殊性,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近红外(NIR)技术快速测定畜禽肉质指标的可行性。试验选定100份猪肉眼肌样品、200份鸡胸肌样品,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采用二阶导数和Norris导
初心铸就伟业,使命引领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高校学生党员更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高校作为学生党员的培训基地和集散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党性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是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在新冠肺炎攻坚战中,青年党员接受党性教育,传承时代精神,
科学研究中,人脑及其与之相关的生理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麻醉的作用机制还没有清晰的解释。由于个体之间生理存在差异性,不同患者在麻醉过后的意识恢复阶段会呈
道路在城市中扮演无法取代的空间环境角色,是为人们指示地理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城市形象。于城市景观而言,道路是为了处理城市景观轴线、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目前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状况和地域形象,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将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内涝、热岛效应所带来的危
随着国家的发展,对武器装备要求也相应提高,而且更新换代也加快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来满足科研需要,为型号装备顺利按时、按指标完成研制任务作保障,其中型
近几个世纪以来,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开发与采用,难以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毁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产量和用量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PPCPs在环境中具有低浓度、难降解、结构复杂等特性,会随时间推移在生物体内富集,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当前主流的污水处理工艺大多为活性污泥法,对PPCPs污染物的处理效果难以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加有效的废水处理工艺。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对污染物降解效率高且绿色环保,具
目的:通过研究肱骨近端角稳定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两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固定方式的疗效差异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为临床工
1957年首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被苏联送入太空,此后世界各国陆续成功发射了几千颗人造卫星,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在航天技术持续发展并越发成熟的同时,空间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从航天器姿态来看,在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建模与控制上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对于航天器姿态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方向余弦法、欧拉四元数法、欧拉角法、罗格里斯参数法以及修正罗格里斯参数法。欧拉角会带来奇异性的问题,所以本文采用四元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