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又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战略部署。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体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从发展战略转变到发展模式转型、再上升为基本国策和社会发展目标、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体系由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等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战略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体系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科学性与发展性等特征。这一战略体系的形成,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具体运用,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积极践行,它将有效推动民生所系、发展所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健康、全面发展。